笔趣阁

少年文学>岁初到岁末 > 第51章 人思乡 你也配做我门下臣(第2页)

第51章 人思乡 你也配做我门下臣(第2页)

郡主府上也不曾准备别的饮子酒水,他舔舔唇,笑着说:“话是这样说,终归是骨肉相连,这些年我们对郡主的心意郡主也看在眼里。虽说不在宗牒上,但天下母亲思念儿女的心是一样的。

“何氏身在阳羡,又不好随意入京,我一贱籍商户也不敢妄登贵人门。我与何氏无法为郡主排忧解难,可我那小郎天资聪慧,若能入仕临朝,必然能为郡主扫清弊障。

“郡主身在京中朝中,又有……”他觑了符岁一眼,压低声音,“又有晋王事在前。何氏无知,不懂其中利害,亦不知晓郡主的艰难。只是这些旧事到底不曾见光,保不准有人为此挟胁郡主,郡主也该在朝中留些眼线才是。”

听那人渐渐说到晋王旧事上,符岁这才正眼看向他。

他倒是比何玉静更有心机些,竟也猜到晋王之死不同寻常,甚至还想到以此劝说自己插手朝堂。

符岁看那人的目光多了几分玩味。为了给儿子谋个生徒身份,他竟是什麽都敢说,就不怕被安个妄议朝政的名头,还是说他料定了自己会被他劝说动?

男人见符岁神色有变,以为是她心有所动,连忙趁热打铁:“那些朝臣,从进学开始,谁没有几个老师三两同窗,再加之各种姻亲故旧,自有一番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人便是能拉拢,也需防着他们背後的师门族亲,用起来怎会顺手?

“但郡主您亲手扶植的就不同。想我们这等小门小户,离了郡主怎可能有记名鱼符的机会。若能得郡主帮衬,我们一家对郡主当是俯首听命。而且再如何说还有一层血脉在,总比那些外头的更贴心不是?”

符岁慢慢揉搓着手中的珠子,面上不显,心中却是冷笑连连。她若是真的插手官学贡举丶摆弄朝臣,只怕很快就该去跟许王为伴了。

晋王陵寝所在九璁山还缺个守墓人,有谁会比她这位晋王遗孤更合适呢。

指尖的珠子搓得发热,符岁的语气却是冰凉:“赵郎君生得一条巧舌,真是能言会道。不过我有一事好奇,官学所收学子最低尚要满十四岁,尊夫人满打满算嫁入贵府也不会超过九年,你二人是如何养出一个十四岁的小郎?”

说起这事男人有些窘迫,不过这本来也是瞒不住的事,郡主问起,他也不好扯谎,只能讪笑着说:“说出来教郡主笑话,我原来也娶过一位,生养过几个孩子。不过郡主无需担忧,那位早已病逝,我的孩儿无论大小都是喊何氏母亲的。何氏既嫁与我为妻,我便是一心一意与她相守,孩子们也只认何氏一个母亲,绝无奉亲争论。”

他倒是狠心,为了攀上宗室,连前头那位娘子的哀荣都要夺去。

符岁心里头还是想何玉静过得好。她虽在府上最难的时候离开,可那时她对一切一无所知,并非要故意舍弃。

符岁想起生辰那日的t金笄。赤金的笄身掐满了繁丽的纹样,八宝花开的笄头嵌着瑟瑟珠和各色彩宝,俱是品相上佳。最中间一颗红宝切得艳光四射,周围一圈金刚石更是流光溢彩。

何玉静攒着些宝石怕是费了不少功夫。其实她不这样做,符岁也不会为难她,她就算日日在府门呼唤,符岁也不会回应她。也许她做这些只是求个心安,可符岁越是看透这富贵权力,越是希望何玉静能永远保持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

眼中隐有热意,符岁低头轻轻抽气,将那一点酸涩咽下。

当年父亲是不是也是如此,才刻意将一切对何玉静隐瞒,甚至直到父亲身死,秦安依旧在执行着父亲曾经的命令。

“要入官学也不是不可……”

男人听到这句话,眼睛都亮起来,嘴角亦是抑制不住上扬的趋势,然而後面的话将他的期望砸得粉碎。

“不过我一个失怙宗女,靠着圣人的垂怜才有今日的荣华,我安分守己才是本分。官学生徒可越秋闱,入了官学便是一脚已踏入仕途。我从官学强要名额,就算没有结党营私祸乱朝堂之嫌,也是给圣人添乱,总归是我的不是。既如此,我总该有个能向圣人解释的理由。何氏的孩子要入官学,我可以为其周旋,将来入仕,只要不做那奸贼逆-党,我也可以为其在圣人面前说两句好话。”

符岁说道此处,嘴边扯出一丝轻蔑的笑:“但你赵郎君的子嗣,与我有何干系,也配做我门下臣?”

听得这话,男人脸色变了几变。若说悲,郡主允了他与何氏的孩子前程,若说喜,自己为长子的谋算就这样泡汤。

他似笑非哭,明白当着贵人的面不能丧脸惹人厌弃,连忙挤出笑来,口中感恩戴德地恭维着符岁,试探着询问道:“那位已是埋骨黄土,实在碍不着什麽……”

不等他说完,符岁将手中菩提珠扔回匣中,端起杯子慢慢啜饮。

候在一边的叩云即刻上前挡在赵郎君与符岁之间,这是明晃晃地送客。

赵郎君无法,宗亲勋贵他实在得罪不起,只能怅然离开。

郡主这边不应,想另找门路为长子谋求更是难上加难,只怕要破费许多银钱。想想自己与何氏所出年纪尚幼,待到长成还不知是何情形,他面上客气地谢过带他出府的仆从,转身离开时便沉下脸来,另有愁云缠上眉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