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岁起是什么意思啊 > 第55章 共授衣 行曦上杳杳结雾下溶溶(第2页)

第55章 共授衣 行曦上杳杳结雾下溶溶(第2页)

“右春坊的人说,看见卫中似乎有人跟宫中有往来。”秦安把一截小纸卷递来。

符岁打开随意扫一眼,就扔还给秦安。“不必管,皇帝若在京卫中没有安插探子才是奇事。”

秦安用长夹子夹着纸卷在火上烘着,直到纸卷变成铜盘中一小撮黑灰。

“左卫……也不管?”

“不用管。”符岁还是那句话,越山岭要是认不清形势,晋王初逝时他就会死在边疆了。

等纸张燃烧産生的最後一点焦糊味也散尽,符岁轻声吩咐道:“叫宫里的人专心当好差事,若无十分紧急的消息,就不必往来传递。外面的人……也先停一停罢。”

卫中的探子都动起来了,看来是她小瞧王家。王博昌性情再急躁,也是做过宰相的人,绝不会只囿于水中浮石这等雕虫小技,不管王家为何要利用晋王,政事堂里的无上权柄才是王家的目标。

京卫……符岁毫不怀疑王家在京卫中安插有人手,袁审权就是例子,只是不知王家在袁审权後有会与谁搭上关系。或者,袁审权本就是那个可以被替代的弃子。

她的好堂兄铁了心要将所有权力都抓在手中,王家若不肯让步,只能采取些不同寻常的手段。朝议的大殿是一定要成为一言堂的,姓王还是姓符,就看各自手腕了。

符岁有些替王家可惜。不怪王家舍不下仕林之首的身份,王家真真切切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都不曾“一人之下”。

但是王家的败落也是必然,并非如今的王博昌不如曾经的王懿甫,而是王家在最鼎盛的时候走了一步最坏的棋。

王懿甫不该杀晋王的。晋王不死,京中风平浪静,荆王和先皇的储位之争鹿死谁手尚不可知,王家亦能隐身其中,继续做那皇位背後真正的掌权人。

王懿甫千算万算,终究是低估了肃帝对晋王的看重。不,应该说,王懿甫低估了肃帝对已故长子的看重。

好一个日出之曦,能让肃帝偏爱,能让肃帝发疯。

死个亲王没什麽要紧的,皇权之下,哪朝不死人,只是人的念想能死一次,不能再死第二次。

晋王遇害,王懿甫再一次让肃帝失去了他年仅弱冠的“爱子”,所以王懿甫要面对一个疯癫到大开杀戒的皇帝。

王懿甫走错的第二步棋,就是从这件事中全身而退。

他付出了代价,那王家就是贪恋从龙之功的权臣,他没有代价,王家就是杀死肃帝一切幻想的凶手。

一个安然无恙的王家,让肃帝彻底明白,他“爱子”的性命从来不在他自己手中。他当然要报复,而恰好,他的孙辈里就有一个真正的野心家。

符岁伸出手指,在半空一遍又一遍的描画着“曦”字,描了一层又一层。她顿住,认真地写下一个“晞”。

不一样的,就算读音一样,字终究不一样,人也终究不一样,爱也终究不一样。

肃帝长子的棺椁从旧土中起出,与肃帝同室而葬。晋王的棺椁在烈日下千里迢迢入京,孤零零地葬在九璁山。

符岁想起被收在匣中的一副字画。

晋王不善诗画,留下的手迹并不多,书画便只有那一副。画中是群山远雾,题诗则是“行曦上杳杳,结雾下溶溶”。

父亲自幼聪慧善思,他自己大概也是明白的吧。

符岁看着自己的右手,那日刀刃捅入心脏的感觉依旧清晰,鲜明到她如今还记得刀刃上每一个缺口在肉-体上剐蹭而形成的凝滞感。

看着看着,她轻轻勾起嘴角,那张精致妩媚的脸上现出似有似无的笑意。

爱是假的又如何?她的一身荣华是真的,她手上的血也是真的。

打吧,认真地打,仔细地打,打得败落,打得惨烈。

今上让她做个安分的“局外人”,那她就如他所愿,作壁上观。

-----------------------

作者有话说:“行曦上杳杳,结雾下溶溶”

《赋得山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