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直播历史人物 > 第56章 百代文宗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第1页)

第56章 百代文宗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第1页)

宋代赵予时评价,读韩退之的?《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篇文章也被后世尊为“千古第一祭文”~

韩愈被贬的同时,长安城里,御史台两位硬骨头,刘禹锡、柳宗元正领着永贞党人搞大动作:

裁宦官、罢宫市,革新的折子雪花似的往宫里递。

谁料风云突变,顺宗龙体抱恙被迫禅位,宪宗登基头件事就是把这帮革新派连锅端~

柳宗元被扔到永州捉蛇,刘禹锡在朗州县写?《竹枝词》度日~

刚到阳山县啃荔枝的韩愈反倒因祸得福,躲过这场祸端,其实按唐时的规矩,外放官员只要别像“刘柳”那样上了皇帝黑名单,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哪年遇上大大赦天下,指不定就召回京城了~

韩愈这次被贬,反倒是保住了脖子上那簇“敢说真话的硬骨头”,后来他照样敢直谏?《论佛骨表》,气得宪宗跳脚要斩他。

公元o年,被贬岭南的韩愈终于收到回长安的诏书,接下来的十五载春秋,韩愈的官职更迭如同家常便饭~

正月还在国子监讲?《师说》,中秋就卷铺盖去东都管城门。

后世翻开他的履历,看得眼晕~

从刑部员外郎到河南县令,从兵部侍郎到京兆尹,活像被扔进官场蹴鞠场的皮球,这七上八下的仕途倒催生出一篇千古奇文~

某日从吏部铨选司出来,韩愈盯着手中第八张调任文书苦笑,回家挥毫写下?《进学解》:

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个字落下时,怕是连他自己都没料到这句自嘲式的职场箴言,后来会成为贡院照壁上雷打不动的金科玉律~

之后韩愈喜提“刑部侍郎”,但是还没得意多久,倒霉的事情就来了~

公元八百一十九年春,陕西宝鸡的法门寺佛塔开启,这座佛塔每o年才开放一次,唐宪宗对此极为重视,特意将佛骨迎回宫中,悉心供奉了整整三天~

长安城被佛骨闹得鸡飞狗跳,宫里的仪仗队刚出凤翔迎佛骨,城里的百姓就跟着着了魔,有烧纸供佛的,有卖儿捐功德的,满大街香灰积得能种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越想越气,连夜就写了一封?《谏迎佛骨表》,里头句句戳到皇帝的肺管子,自汉明帝迎佛骨,历代信佛的帝王不是活不过四十就蹬退,就是被乱刀剁成肉泥~

再看城里的百姓,田间地头没人干活,全指望佛祖上赏饭吃,唐玄宗抄起奏章就叫人备刀,要亲手宰了这癫狂之人。

幸好宰相裴度带着百官连磕三个响头:

韩退之虽满嘴喷毒,可确确实实是为李唐江山啊~

韩愈这才保下了性命,被配到八千里外的潮州骂鳄鱼~

五十二岁的韩愈,带着全家,日赶梅关占道三百余里,行至蓝关时,岁的小女儿竟咳血死于寒驿。

雪粒混着女儿棺椁沉入商山驿馆的冻土~

当潮州城楼最终浮现时,韩愈第一时间给皇帝写了?《潮州刺史谢上表》,不过宣纸墨迹还没等干,便甩着襕袍下田劝农,先是大力地新办学堂,手持朱笔释论语,硬是把“知乎者也”钉进了“百越方言”~

跟着治理水患,当时潮州了大洪水,经山西暴涨的洪流卷着农户的竹匾满街漂,韩愈跨着青葱马冲向北堤,沿着龙舌兰丛往上游摸,突然扯住缰绳:

来人,照我马蹄印插青竹标,三天后全城老少扛着石夯出动,按着韩愈标记的位置垒起三里石堤,鳄鱼潭的水乖顺的改道入海。

堤坝防住了洪水,使得潮州百姓得到喘息~

如今潮州城北那道竹竿堤,逢初一十五还有老妪去插新竹枝,这也是?《潮州三阳志》记录的“过马牵山”的故事。

要说还有一桩神奇的故事,当时潮州鳄鱼泛滥,韩愈得知后不像之前的官焚香祷告,反而写了一篇?《鳄鱼文》,拿到江边读了起来,跟着当晚暴雨倾盆,渡船艄公说看见鳄鱼群趁雷声朝南游盾~

奇的是往后三十年在没见过鳄鱼~

潮州的民谚说:

八月官谪三千里,从此江山改姓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