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得已开始启用宦官,结果导致宦官专政。
唐顺宗即位后,一些东宫旧臣开始改革,想帮他从宦官手里夺回兵权。
可惜这些改革派只有笔杆子厉害,手里没有一兵一卒。
大家都知道那句俗语:“秀才改革,十年不成~”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dt-tb
公元o年正月,皇帝位置还没坐够oo天的唐顺宗退位,“永贞革新”失败。
改革派两个要人物被处死。
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被贬到偏远地区做司马。
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年的被贬生涯~???
当年月,他本来要被贬去连州,人还没走到连州呢,他就以“被贬连州不足长责”的理由再次贬为“朗州”司马。
一般官员被贬到这种地方早就开始哭诉了,哭诉自己这么才高八斗的人居然来了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i
o′`o但是刘禹锡毫不care,被贬的他依然心情很好,很豁达~
朗州,是个什么地方呢?????
它位于现在的“湖南常德”。
也就是“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地方。
刘禹锡兴致勃勃地先去逛了一遍“桃花源”,写出一篇《桃花源一百韵》来记录这次行程。
当时的“朗州”还非常蛮荒,少数民族还有跳月、对歌的风俗,年轻人谈恋爱也非常自由,大胆。
一般受过儒家教育的人会引以为耻,刘禹锡偏不,他不仅喜欢这些民间风俗,还采集民歌,编写成浪漫的诗。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他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在被贬“朗州”的这近o年里,唐朝也曾历经新皇登基,按道理应该大赦天下。
可登基的“唐宪宗”非常讨厌“永贞革新”的这一批人,下令“刘禹锡等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虽说有点儿失望吧,但刘禹锡还是不care: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不管怎样的遭遇都不会让他难过。。????
他的心大是真的心大,别人被贬:
看山看水总要寓情于景,暗喻自己身世坎坷。
然而刘禹锡已经进入了第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在“朗州”的他,经常跑去洞庭湖泛舟游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