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宁仙仙是什么 > 第199章 洞府秘修(第1页)

第199章 洞府秘修(第1页)

待慕沛灵离去,宁不凡彻底放下心来。次日寅时,天还未亮,他先是放出神识,将方圆几十里范围仔细笼罩探查,确认无修士与生灵靠近,随后从腰间储物袋取出阵盘,在药园后山布下迷踪阵与隔音阵,两道阵法隐入环境,不见丝毫痕迹。

阵法布妥,宁不凡祭出二十四柄飞剑,剑光闪烁间,开始开凿山体开辟洞府。飞剑凌厉,山石簌簌落下,数个时辰后,一处深深的洞口出现在后山,洞内开辟出多间石室——浴室、静室、虫室、兽室、草室、丹房、书房一应俱全,还预留了数间空石室,以备日后使用。

洞府格局既定,宁不凡先进入灵草室,将养魂木、金雷竹、九曲灵参及其他稀有灵草一一种下。考虑到九曲灵参的特殊性,他又在室内布下四象玄武阵禁制,确保其无法逃脱。

随后他移步虫室,放出噬金虫群,单独留下金银色噬金虫,以成年金雷竹叶片与催熟的霓裳草喂养,其余三色噬金虫则收回腰间灵兽袋。

来到兽室,宁不凡唤出啼魂,见它仍在酣睡,知晓其正处于沉睡进阶状态,便未过多打扰,只待它安睡,略作停留后便转身离开,前往静室准备后续的修行安排。

宁不凡步入静室,室内灵气虽不及灵眼之地浓郁,却也隔绝外界纷扰。他从腰间储物袋取出此前积累的各类功法玉简与典籍,逐一查看梳理:

温天仁遗留的《六极真魔功》《颠凤培元功》《引龙诀》,因功法特性易引人丧失心性、行事灭绝人性,他仅略作翻阅便搁置一旁,不愿沾染;《化劫大法》按原着记载,需以自身肢体为代价,替代本体承受必杀一击,本质是自残式保命秘术,宁不凡绝不愿为求一时生机损伤自身肢体,便也将其暂放。

风希的《淬骨诀》属基础淬体功法,适合当前阶段修习,他暗自记下,计划后续开始修炼第一重;《龙鳞果树移植之法》虽有用处,但需寻找龙鳞果树,而据他所知此树踪迹唯有乱星海金蛟王知晓,便先将玉简收好,打算空闲时先掌握功法内容,待日后有机会再寻果树。

交换会上所得的《梵圣真片》,需以明王诀或金刚诀为基础才能修习,明王诀藏于大晋冯家密窟,金刚诀则需天澜圣兽指导传授,二者皆非当前可及,他便不再多思,只将其归入典籍堆中。

最后,他取出萧翠儿此前赠送的妖兽兽皮,上面记载的血影遁与疾风九变两种神通映入眼帘——血影遁无需前置条件,当前便可修习;疾风九变需经天澜圣兽指导修改后才能入门,便暂且记下,待日后寻得契机再学。

晨光刚漫过天泉峰的林木,宁不凡已提着水桶到药园。他先给药园的灵植浇了灵泉,又进行了一番打理。待药园打理妥当,他才御起一道淡光,掠回后山的洞府。

洞府外的迷踪阵已隐在山石间,阵纹遇风只微闪一丝青芒。宁不凡踏入洞府,先到静室催动聚灵星盘,星盘转起来时,周遭灵气像细流般往室内涌,空气中漫开淡淡的灵雾。他盘膝坐下,从腰间储物袋取出鸣魂珠,珠子在掌心泛着莹白,按炼化之法输进灵力,珠内的神魂气息顺着经脉缠上识海,像温水浸过般妥帖,他闭眼温养了半个时辰,才收起珠子。

接着他到宽敞石室,祭出两柄青竹蜂云剑。按青元剑诀的招式,剑影在石室内划出弧线,时而劈出细碎的灵力波纹,时而绕着他周身疾转,每一次挥剑都在调整剑意与灵力的衔接。练完剑,他又运转《淬骨诀》,灵力顺着腿骨往下沉,胫骨处传来细微的酸胀,这是筋骨在被灵力淬炼的征兆,他按功法口诀慢慢疏导,直到酸胀感淡去。

歇了盏茶的功夫,宁不凡起身练血影遁。灵力裹着身形,化作一道淡红虚影在石室里穿梭,掠过石壁时带起微风,虚影忽凝忽散,每次停顿都在调整灵力输出的快慢。待身法练得熟了,他又盘腿坐下,运转大衍决,神识像轻烟般飘出洞府,掠过药园的灵草,反复锻炼神识的精准度。

最后,他取来青阳法阵典籍,就着聚灵星盘的微光翻看。指尖划过书页上的阵纹图,默默记着拘灵阵的变式,偶尔停下来,在地上用石子画出阵眼的位置。

日头偏西时,宁不凡才停下修行。他收拾好典籍与法器,望着洞外渐暗的天色,知道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还要持续些时日。

天刚蒙蒙亮,宁不凡已提着灵水桶进了药园。等给最后一株凝露草浇完灵泉,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薄汗,悄没声地掠回后山的洞府。

宁不凡推门而入,先拐进草室:室内靠墙的灵土垄上,几株金雷竹正处于培育期,嫩茎笔直向上,叶片泛着浅青光泽;旁边的浅层灵土里,九曲灵参蜷着须根静静待着,角落的养魂木则扎根在沃土中,暗绿色叶片垂落如帘。他从腰间储物袋摸出掌天瓶,倒出一滴绿液,助其尽快成熟以便后续种剑,九曲灵参与养魂木各一滴渗进根部。灵液刚入土,金雷竹的嫩茎就微微晃了晃,叶片上泛起淡青微光,参须也轻轻颤了颤,像吸足养分般鲜活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他去虫室,将新摘的霓裳草叶上搁到虫群边。噬金虫闻到气息,立刻爬过来啃食,草叶被咬得沙沙响,周身的金银光晕也亮了几分。

处理完灵植灵虫,他才进静室,把聚灵星盘往石台上一放。指尖输进灵力,星盘转起来,周遭的灵气像细水流似的往屋里聚,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灵雾。他盘膝坐下,从怀里摸出鸣魂珠,把灵力一丝丝渗进去。珠子里的神魂气息顺着经脉往上走,裹着识海,像泡在温水里似的妥帖,他闭着眼温养了半个时辰,才把珠子收进储物袋。

随后他到石室中央,祭出两柄带雷纹的淬炼青竹蜂云剑。按青元剑诀的招式,剑影在石墙上劈出细碎的灵力印子,时而绕身疾转划出青芒圈,时而双剑并指劈出一道凝聚的雷光——每一次剑招起落,都刻意让剑身上的雷纹与丹田内其余剑群形成共鸣,连挥剑的节奏都在模拟青雷剑阵“乙木生雷”的本源韵律,为神识演阵铺垫基础。

练到半途,他突然收剑盘膝,双眼一闭便沉入神识空间。神识中瞬间浮现出七十二柄青竹蜂云剑的虚影,且皆按淬炼后的状态呈现:三十六柄剑的虚影上凝出迷你剑修般的青色剑灵,剑身缠绕细密青弧,另外三十六柄则补全阵脚,共同撑起一片朦胧的青雷剑林幻境。

他以神识为引,先驱动虚影剑群分散至百丈范围,剑灵同步释放“青雷剑林”幻术,让整片虚境被剑影交织的“林阵”覆盖;接着借“剑心通灵”的无诀操控特性,神识一动,剑体与剑灵便交替在剑林节点间瞬移,形成肉眼难辨的“剑网壁垒”——有剑灵虚化规避着虚拟的攻击,也有剑体实体化封堵路径,还能看到剑灵脱离剑身,复刻出辟邪神雷的淡青电弧,在剑林间交织成网。

他反复推演三大阵效:先模拟“剑林困域”的幻境封锁,看剑灵幻术能否干扰虚拟目标的神识锁定;再切换“雷影迷踪”模式,拆分剑体与剑灵游击,让剑体在剑林间远程释放辟邪神雷,剑灵则化作迷你剑修贴身缠斗,感受法力节流带来的持久度变化;最后凝聚剑群,让七十二道虚影汇合成“青雷破邪刃”,对准虚拟的防御屏障起冲击,验证能量聚合时的破防力度。每一处细节偏差,都立刻微调剑群的灵力衔接,直到神识中的青雷剑阵能完整呈现“困杀+控场+爆”的闭环,才缓缓退出虚境。

睁眼后,他重新提起两柄实剑,让剑招的雷纹波动与神识中剑阵的“乙木春雷”韵律对齐——此刻的双剑练招,已不再是单纯打磨剑诀,而是在为日后实剑布阵时的“心神合一”打基础,确保届时能凭本能催动出青雷剑阵的完整威力。

练完剑,他又盘坐下来运转《淬骨诀》。灵力顺着腿骨往下沉,胫骨处传来隐隐的酸胀,这是筋骨被灵力打磨的征兆,他按口诀慢慢疏导,直到那股酸胀感散成淡淡的暖意。

歇了盏茶的功夫,宁不凡起身拿出记载血影遁的兽皮典籍,铺在石桌上反复翻看。按原着所载,此遁术需以精血为引,且必须有翅膀维持高飞行的平衡,稍有不慎便可能精血耗尽、爆体而亡,绝非一日可成的粗浅神通。

他并未急于引动精血,只是凝神默记术法口诀,在脑中推演气血运转的路径——从丹田引血气上行,过经脉聚于双肩,再与可能幻出的灵翅形成呼应,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偶尔抬手虚划,模拟气血流转的轨迹,反复核对与典籍记载是否有偏差。

待口诀与运转路径在脑中记牢,他才盘膝坐下,尝试引动一丝微弱血气按术法路线游走。刚行至肩颈处,便觉气血滞涩难行,只得收力调息。如此反复数次,直到血气能顺畅走完半条路径,便立刻停下,运转功法温养经脉,依此稳扎稳打,不敢有半分急躁。

最后他运转大衍决,收敛心神将神识往外放。神识像轻烟般飘出洞府,掠过药园的灵草,触到远处山林的气息便轻轻收回,反复锻炼精准度与覆盖范围。等洞外的天开始暗,他收拾好典籍法器,悄悄出了洞府。慕沛灵的药园本就人迹罕至,晚风扫过灵草,只余下沙沙声响,他顺着原路缓步返回石屋,静等次日继续按节奏修行。

一个月后,宁不凡御着遁光回到洞府,想起此前为保元瑶护法,机甲傀儡尽数遗落未回收,便从腰间储物袋中取出炼制傀儡的材料,在石室中央铺开。宁不凡按炼制傀儡的常规流程,先以灵力淬炼玄铁,再将刻有控灵阵纹的玉符嵌入每具傀儡核心,最终制成五具小型蜘蛛傀儡——身形皆以白玉蜘蛛为模板勾勒,关节处留有灵活转动的缝隙,便于完成精细活计。

炼制完成后,他将自身五道微弱神识分别融入傀儡,以此作为操控根本,同时按任务场景设定好基础指令。此后每日天刚亮,三具蜘蛛傀儡便分别御使微弱灵力前往洞府外药园:一具专司照料灵植,为其松灵土、除杂藤;一具专注打理灵草,严格按落云宗炼气弟子的方式浇灌灵泉,动作轻柔不损叶脉;一具则负责看护灵果,轻拭果实表面晨露、排查枝干异状。另有两具留在洞府内:一具守在灵植室,清理灵土垄、浇灌宁不凡用掌天瓶绿液配置的绿水;一具待在灵虫室,按宁不凡预设的频次,将用掌天瓶绿液稀释配置的绿水培育的成熟霓裳草与金雷竹竹叶投喂给噬金虫,过后再清扫虫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