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久凑过去一看,发现陈顺南正在与网友对线,内容自然是与年骅相关。
警方通报一出,陈顺南瞬间趾高气昂。尽管舆论中怀疑的声音不少,这次陈顺南不再当缩头乌龟,在怀疑声中冲锋陷阵。
陈顺南察觉师久在身旁,抱怨道道:“警方通报都视若罔闻,这些网友但凡把质疑精神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早就年薪百万了。”
师久轻笑一声,给陈顺南接了杯柠檬水压火。
陈顺南凶恶道:“好生气,真希望警方能公布现场细节,或早点抓住真凶,让这群人学会闭嘴!”
师久想到自己离开时,询问年骅是否要帮忙公布照片,年骅拒绝了。
一块白玉落在污泥中太过显眼,但一块墨玉落入污泥中则可以完美隐藏。
而玉始终是玉,本性高洁。
融入黑暗,让黑暗里的对手误以为同类,才有机会挖掘污泥下的始作俑者。
==
三天後,师久的调查初有眉目。
养母笔记本里同李佩雯关联的人名,他查出一部分人的身份信息。
H大备注旁关联的人名——
吕良更,男,H大王牌专业能源环境学教授,去年已退休。
林有章,男,H大光电工程学教授,现年58岁,仍在任教。
养父未曾在家中提过学校同事,两人和养父也非同一学院。
好在各学校在网上都会有自己的非官方学生聚集地,在其上打探一名教师的情况不难。
两人在学院中口碑一般,学生对其定位是专注科研型的教授,喜欢搞实验,也会压榨自己带的研究生,但还算有度。
两人性格都不太会来事,在需要人情世故的职场郁郁不得志,在申请项目资金和升职提拔上,两人都不如同期教授。
丰佩古董行旁关联的人名,郑阳丶陈毫,两人当时是古董行的员工,职级较高,属于百万以下的买卖都能自行做主的类型。目前郑阳仍在李佩雯旗下的金融公司工作,陈毫则已经离职,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任职。
巧合的是,陈毫如今就职的公司,正好在路棠的管辖范畴。师久拜托路棠帮忙询问,很快便有答复。
原来教授林有章曾到丰佩古董行出售自家古董,是一只清雍正年间的胭脂红马蹄杯,品相非常不错,最後古董行以180万回收。
陈毫收过的拍品无数,会对此印象深刻,除了价格高外,主要因收购过程中发生一点小插曲。
当年林有章上门,拿出马蹄杯古董时,陈毫瞬间眼前一亮。
看多了上门的假货和虽有年份但平庸的民用瓷器,一件官窑精品让陈毫势在必得。
陈毫不显喜色,故意找茬想压价。
他试探性地询问对方出价。
林有章很果断:“180万。”
陈毫无奈,他的心底预期是40至80万拿下。
于是陈毫耐心地讲解了一大堆市场行情,价值点等。
林有章却说,他查过最近的一场佳士得拍卖,和他品相相当的一对雍正年间马蹄杯拍出了360万的价格。他这只颜色更好,只要一半价已经是让对方沾大便宜。
陈毫无奈,但又着实想收古董杯,只得耐心解释。
一来,瓷器古董,一个和一对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不是直接除二。
二来,拍卖价是浮动的,遇到恰好喜欢该件拍品的人,价格便会虚高,而古董行给的是市场行情价。
然而任凭陈毫费尽口舌,对方依然死咬180万不松口,陈毫只得作罢。
陈毫本以为这单买卖就此不了了之,或者林有章拿拍品去其他古董行碰壁,再折返议价。
没想几天後,向来很少来古董行的李佩雯前来视察,并提到“据说前天有一只胭脂红马蹄杯”的事情。
想要升职进步的陈毫忙将详情告知,并斩钉截铁如果对方再来,自己一定以低价拿下。
没想李佩雯却说,180万可以接受,她急用,直接拿下,不讲价。
两天後,林有章再度出现,古董行以180万买下胭脂红马蹄杯。
陈毫本以为,是李佩雯特别喜欢这只古董杯,或想作为礼品送给达官显贵,因而不惜以高价买下。
然而直到他前年离职,那只杯子仍在店里,因进价太高,送拍数次都流拍。李佩雯也从未来赏玩过该杯子。
师久根据陈毫的描述,大概估测出古董杯的状况。当年经济上行,古董行情好,那只胭脂红马蹄杯的市场价应该在60万左右,如果上拍遇到酷爱此件之人,价格应该能到100万。
180万的价格,何止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