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琪琪嘴唇撅了片刻:“死者自己跳海?不可能。”
很显然,朱琪琪并未往白盈盈案件联想,更没联想到白盈盈死前最後一个电话是打给她。
师久眼皮微阖:“有没有可能,死者当时已经死了,有人用死者的手机给其情人打电话,通过对方来制造死者当时还活着的假象?”
朱琪琪很认真地思考几秒,摇头:“不可能,那是死者情人啊!朝夕相处正在热恋期的人啊。如果要制造不在场证明,打电话给不熟的同事更适合。”
朱琪琪说罢,还偷瞄了师久一眼,心道“果然《旅行合夥人》有人设剧本,感觉师久还没自己聪明。”
师久垂眸,还想再追问,忽然察觉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师久顺着目光望过去,是本轮比赛的队友,大编剧陈铃晟。
陈铃晟,白盈盈案发现场第一发现人之一,《八花局》编剧。陈铃晟当年风头最盛时,是能比肩顶级导演和头部演员,不少资本砸重金邀其提笔。
但在白盈盈事件後,陈铃晟便逐渐淡圈,基本封笔。
根据年骅调查,陈铃晟淡圈的主要原因和家庭有关。
陈铃晟从极为封建的大家族中出生,在这个时代,其大家族中还流行三纲五常丶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歪门邪说。
陈铃晟自小是个优秀孩子,一路都在当地最好的学校上课,成绩名列前茅,未成年时做过最叛逆的事情,便是将高考志愿从经管专业改成戏剧专业,并在毕业後从事编剧工作。
不敢想象一个写任何小说都天马行空,主角的思想和眼界都极为超前的作者,在现实里还会被封建糟粕束缚。
陈铃晟应该喜欢同性,这点年骅的调查也不能确定,因为陈铃晟的确未公开出柜过,也没有确定的恋人关系。但其在学生时代便有行为举止过于暧昧的男性兄弟,踏入编剧行当後,也曾与几名男星关系匪浅,疑似有过春风一度。
年骅对其的定义是,内心喜欢又惧怕,在雷池旁反复横跳。
陈铃晟一直对外宣称是不婚主义者,但熬不过家庭压迫和母亲哀求,最终娶了家中介绍的一普通女子。
两人之间没有感情,好在女方也只看重陈铃晟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
婚後第六年,两人才有了一个儿子。
陈铃晟对这儿子倒是极为宠爱。
孩子出生後的几年也是陈铃晟的事业顶峰期,接连创作了多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
和事业的蒸蒸日上不同,陈铃晟的儿子和母亲同时身患重疾。
陈铃晟是个孝子,又疼爱儿子,两头奔命,亲自照看,极为劳累。
好在一老一小的手术最後都很成功。
白盈盈事件後,陈铃晟便处于退圈状态。对外宣称是看透人生无常,想多陪陪家人。
喜欢博眼球的记者则编造了许多陈铃晟爱慕白盈盈,心随佳人去,佳人一别,往後再无绝唱之类的咯噔文学。
年骅的调查里,陈铃晟退圈後的确是过着全心陪伴家人的生活,没什麽异常。
陈铃晟看到师久望过来的目光,双手插兜走到两人中间:“我认为这个案子和感情无关。”
“怎麽说?”朱琪琪仰头道,语气中有不服。
陈铃晟:“从上一轮的游戏设置可以看出,节目的编剧偏爱‘藏’。他越是给你看什麽,就越是在隐藏什麽。因而不能看摆在台面上的干扰项,而要去挖掘下方的隐藏选项。”
见自己被全盘否定,朱琪琪有些怪声怪调道:“真的不会想太多吗?”
师久意有所指:“死者明明是同性恋,却又娶妻生子,编剧如此设置,一定有用意吧。”
陈铃晟的表情明显僵了下。
一个小时後,到了小组复盘时间。
五人围坐在房屋的圆桌边。
吴花红找到了不少关键线索。
“死者在前公司是技术核心骨干,因工作失误被辞退,甚至因此在G市找不到工作,迫不得已到异地求职。但死者其实清楚,自己是被陷害的,工作失误是别人嫁祸。”
“新公司老板有自己的渠道网络,清楚事情真相,出于惜才招聘了死者。”
“有线索表明,死者妻子在死者出轨不久後,便察觉到其背叛家庭,并有过跟踪死者的行为。但妻子并未捅破,一来其是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源,要不到孩子抚养权;二来其和丈夫的感情也不深,想得开,选择各玩各的,在发现丈夫是同性恋後,便经常去夜店和不同男人约会。”
“据妻子口供,事发当夜,其出现在A市,也是应男友邀约。但春宵一度後,男子便联系不上。因而口供真实性存疑。”
陈铃晟也分享自己找到的线索。
他不认为死者的死和情爱有关,因而重点查找了和死者的工作丶家庭财産丶保险等相关的线索。
“死者有买人身意外险,金额不大,大约两百万元。”
“死者目前就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是行业翘楚,其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出新能源系统的企业,是A市之光,各级财政都给其大量补贴和嘉赏,令同行企业都很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