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此时并不急于采取行动,毕竟双方尚未结下生死大仇,日后有机会再行处置也不迟。眼下扳倒对方实在得不到多少实际好处。
高氏家族与兵马司毫无瓜葛,若指控他们谋反,又无兵权又非世族,不过是皇亲国戚罢了,连平民百姓都不会信服,故而不在考虑之列。
至于其他势力,现在铲除他们除了能借此机会敛财外,并无其他益处。
所以当前不必树敌过多,集中精力对付四王八公集团方为上策!
理由十分充足:先他们与主公积怨最深。
其次当朝天子也对这批开国勋贵颇为不满,因其始终效忠太上皇……若能铲除他们,既为自己谋利,更是替新君分忧。新皇必定感念主公,更受重用,同时彻底与四王八公划清界限。如此这般,主公获益最大!
陈公台这番分析。
贾铭听得频频点头,喜形于色:“真不愧是谋士陈公台!得先生相助,实乃如虎添翼。”
景田侯已届风烛残年。
想来时日无多。
见到贾铭突然造访,东西尚未搜出,就急火攻心几乎昏死过去。
武攸决兄妹紧随贾铭身后。
态度恭敬俨然以下属自居。
毕竟圣命原就要武攸决辅佐贾铭办案。
眼见老景田侯这副惨状。
武思月心生恻隐。
贾铭却毫无怜悯之意。
这本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若有朝一日自己失势。
这些仇敌岂会手下留情?
贾铭当即强势下令:“武兄,思月,你们在此看顾景田侯,我去去就回。”
所谓看顾。
实则就是监视软禁之意。
心照不宣的武攸决瘫坐在椅上,气若游丝地应道:“好,贤弟尽管去。”
武思月却恋恋不舍:“我随你同去。”
贾铭暗自皱眉。
若让她跟着。
还如何暗中布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
是专心查案。
不过旁边还站着老谋深算的武攸决
贾铭不便推辞。
此时回绝恐引对方生疑。
若让他尾随而来更为不妥。
何况内卫本就负有监察之责。
既要监视囚犯。
亦需督察办案官员!
故贾铭到嘴边的推托之词化作浅笑:甚好,分头行动。
你去查后院主宅,我往库房查验。
主屋多藏珍玩宝物。
贾铭略感惋惜。
然库房储量大。
胜在数量可观。
应答干脆利落!
虽更愿与贾铭同行。
所幸武思月素识大体。
未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