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己方大臣纷纷反对,而誉王李景桓又支持贾铭,他当即出列回应。
然而却是反对!
“父皇,儿臣以为此举不妥。贾铭虽立微功,但赏赐不宜过重。”
此时,皇七子靖王李景琰也出列反对!
李景琰刚毅正直,正气凛然。
他乃朝中少有战功赫赫、镇守边疆的知兵皇子!
他承认贾铭有功,当赏。
但他认为,顶多可封授“次两等的都司,或统兵千人的守备之职!”
莫小看区区一两级之差。
每一级官阶,需多少朝臣历经多少年腥风血雨方能挣得?
即便熬资历也需数年之功。
更有人终生困于一阶,至死难进寸步!
靖王李景琰话音刚落,八皇子曹王李炎彬随即出列,却选择站在誉王李景桓一边:“儿臣以为,太子与七皇兄之言虽有道理,但如今非比寻常,理当重赏以振军民之心!”
局势至此,太子李景宣、靖王李景琰反对厚赏;
誉王李景桓、曹王李炎彬则主张重赏贾铭。
晋王李慎行举棋不定,索性沉默不语。
朝堂之上,遂成三派。
一派中立,不置可否,属少数;
反对者人数最多;
支持者次之。
朝堂争辩持续数刻,殿内渐归平静。众臣目光齐聚御座,雍顺帝圣意难测。最终龙袖轻拂:诸卿所奏皆在理。贾铭当予重赏却不宜逾制,着封游击将军,加授一等奉国将军兼云骑尉。
群臣神色各异。须知游击位列总兵、参将之后,本为领兵巡防之职。大乾立朝时本无定品,而今渐成从三品武阶。虽文官眼中不过抵得从四品,然对连跃数级的武官而言已属殊恩。
靖王李景琰当即出列附议——此职恰合其主张。圣意既明,余臣皆默。唯勋贵一脉暗自切齿:镇国公府牛继宗、理国公孙柳芳等把玩玉笏,眼见寒门骤得与自己比肩的爵位,指节尽白。
(
无奈只能忍气吞声!
这小子走了狗屎运,八成是偷袭得手,哼,日后战场上定没这番好运,迟早要完。柳芳咬着后槽牙暗恨,满心窝火却又无计可施。
毕竟他们柳家与贾铭结下梁子。
这笔仇怨早就解不开了!
除开贾府本家。
满朝文武就数他柳芳最见不得贾铭好!
可眼下情形与陈吉他们别无二致。
纵使憋出内伤也得打碎牙往肚里咽!
这窝囊气受了一次又一次!
下朝时分。
柳芳领着贾府旧部直奔宁国府。
找贾珍共商对策。
诸位怎都来了?
正在作乐的贾珍被打断后满脸不快,见着牛继宗等人勉强压下火气,拧着眉毛问。
须臾之后。
什么?!
那孽障竟还活着?
非但没死还斩敌上千立下军功?
什么?!圣上已封他从三品游击将军,加赐一等奉国将军爵位兼云骑尉?
贾珍气得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活脱脱一副跳梁小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