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陛下说什么呢 > 秋狩演武(第1页)

秋狩演武(第1页)

秋狩演武

永徽十年的秋狩,在骊山脚下的皇家围场隆重举行。

晨雾未散,武媚娘已为三个皇子整理好装束。

李弘身着杏黄骑射服,腰佩礼仪性的小弓。

李贤穿着便于活动的胡服,兴奋地蹦跳。

李显则被裹在绣着龙纹的锦袄里,好奇地抓着母亲垂下的璎珞。

(内心OS:今日这场合,既要镇住军方,又要安抚世家,还得让孩子们见世面。。。)

李治一身玄色骑装,亲自检查完禁军阵列,转身将李显接过去高举过头:"持郎看,这就是我大唐的儿郎!"

婴儿被阳光下闪耀的铠甲吸引,发出咿呀惊叹。

演武开始,北衙禁军的骑兵展示着改良後的双边马镫,冲锋时稳定性大增。

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漕运水师——二十艘经过改装的漕船在模拟河道上灵活转向,船头新装的拍杆重重击碎作为标靶的木筏。

"啓禀陛下,"新任水师都督刘仁轨躬身奏报,"按皇後娘娘图示改造的漕船,载兵量提升三成,遇敌时可快速组成水寨。"

武媚娘微微颔首:(内心OS:现代军事常识果然有用!)

观礼台上,几位世家将领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范阳卢氏出身的左武卫大将军忍不住开口:"漕船终究是民用品,若遇精锐水军。。。"

话未说完,一艘漕船突然展开暗藏的挡板,船身瞬间布满铁刺。

李贤兴奋地拽着父亲衣袖:"父皇!像不像阿娘讲的刺猬阵!"

李治朗声大笑,顺势下旨:"即日起,各道漕运使兼领水师防御使,战时享有调兵之权!"

(内心OS:兵权分流,势在必行!)

午间歇息时,武媚娘带着皇子们走进军营。

她在炊事营前停下,随手舀起一勺军粮问李弘:"可知这意味着什麽?"

十岁的太子认真答道:"若漕运畅通,将士们就能天天吃上新粮。"

"不止。"她指向远处操练的士兵,"更意味着朝廷能用更少的钱,养更多的精兵。"

李显忽然向炊事营伸出小手,武媚娘会意地抱着他走近。

只见大锅里正煮着掺了新式稻米的粥膳,香气扑鼻。

火头军跪地禀报:"按娘娘推广的新炊法,省柴三成,熟得快!"

(内心OS:後勤改革初见成效!)

暮色渐浓时,李治召集将领总结。

武媚娘抱着打瞌睡的李显坐在屏风後,听到有将领抱怨军费不足时,她轻轻捏了捏儿子的手心。

李显立即清醒,咿呀着抓向案上的算盘。

"连三皇子都知道要精打细算。"武媚娘适时开口,"若将陆路转运改为漕运,每年可省军费百万贯。这笔钱,够装备十个水师。"

帐中一片寂静,唯闻李显拨弄算珠的清脆声响。

回程的马车里,李贤枕着父亲膝头熟睡,李弘还在回味今日所见阵型。

武媚娘靠着车窗,看秋月升起在漕船帆影之间。

"媚娘可知,"李治忽然低语,"今日你抱着显儿站在军中的模样,让朕想起平阳昭公主。"

她轻笑:"臣妾可不会领兵打仗。"

"但你会打造一个不需要打仗的大唐。"他握住她的手,"让敌人望而生畏,不敢来犯。"

车窗外,漕船的灯火在河面上连成璀璨长龙,仿佛给沉睡的山河系上金腰带。

——

【小剧场:军营晚餐】

(行军长史日记)

今日帝後在军营与士卒同膳。

皇後娘娘居然记得火头军老范的名字,还问他儿子在官学读得如何。

三殿下抓周似的,在沙盘上准确抓中了漕运枢纽的位置。

(这家人真是。。。深不可测。)

最绝的是二殿下,看见军士靴子破了,当场解下自己的金线荷包:

"拿去找皮匠补靴子!"

吓得那军士直接跪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