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陛下说什么呢 > 秋日收获(第1页)

秋日收获(第1页)

秋日收获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长安城的桂花香飘满街巷,紫宸殿内更是金桂环绕。

武媚娘挺着九个月的孕肚,亲自指挥宫人布置今晚的家宴。

这是她临産前最後一次主持宫席,每一个细节都格外用心。

(内心OS:这可能是最後一个二人世界的中秋了,一定要办得温馨难忘。)

李治的风疾已半月未发,气色明显好转。

此刻他含笑站在廊下,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柔情。"媚娘,这些琐事让尚宫局去办便是。"

"那怎麽行,"她回头嫣然一笑,"家宴就要有家的味道。"

三个皇子穿着新制的秋装,正在庭院里玩投壶游戏。

十岁的李弘一投一个准,壶中已插满箭矢。

六岁的李贤耍赖要站得近些,被哥哥严厉制止。

一岁多的李显则抱着特制的小箭筒,咿咿呀呀地为哥哥们助威。

"陛下看,"武媚娘指着孩子们笑道,"显儿都知道给哥哥们加油了。"

李治连忙将她扶到铺着软垫的座位上:"你呀,都快临産了还这般操心。太医说了,最後一个月最是要静养。"

晚宴特意设在庭院最大的桂花树下,金粟般的桂花不时簌簌落下,点缀在精致的餐盘间。

尚食局按照武媚娘提供的方子,准备了酥皮月饼丶桂花糕和几道药膳汤品。

她特意给李治备了天麻炖鱼头,轻声解释:"陛下,这道汤最是补脑安神,对风疾有益。"

(内心OS:食补也是治疗的重要一环,希望能帮他调理好身体。)

李贤咬了口刚端上的月饼,惊喜地发现里面有流油的咸蛋黄:"阿娘!这个好吃!比往年的甜月饼香多了!"

"这叫团团圆圆。"武媚娘笑着又给他夹了一个,"就像我们一家人,甜咸相宜,和和美美。"

李弘却仔细研究着月饼的馅料配比:"若将此法推广民间,或许能成为节令新俗。只是咸蛋黄造价不菲。。。"

最让人惊喜的是李显,他居然用特制的小筷子夹起了月饼馅,含糊不清地说:"妹。。。妹吃。。。"

武媚娘眼眶微热,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轻声道:"太平听见了吗?哥哥在叫你呢。等你出来,阿娘也给你做这样好吃的月饼。"

月色渐明时,一家人在庭院中赏月。

武媚娘靠在李治肩头,感受着腹中胎儿活泼的胎动。

李治轻轻将手放在她肚子上,忽然笑道:"这孩子定是个活泼性子,比三个哥哥都爱动。你怀弘儿时,可没这般闹腾。"

"陛下怎麽知道一定是公主?"她故意问道。

"朕梦见的。"李治眼中闪着温柔的光,"是个穿着鹅黄衣裙的小丫头,在九成宫的梨树下扑蝶,那模样。。。像极了你年少时的样子。"

(内心OS:这画面太美,我一定要让它成真!这一次,定要让太平真正平安喜乐。)

夜深时,武媚娘取出特制的莲花河灯。她扶着腰想要蹲下,李治立即上前搀住:"让朕来。"

"一起。"她坚持道,握着李治的手,在灯壁上工工整整写下"平安"二字。

三个皇子也围了过来。

李弘端端正正写下"康泰",李贤画了艘漕船,李显则在哥哥的帮助下按了个小手印。

当五盏河灯缓缓放入太液池,顺流而下时,武媚娘忽然道:"待太平满月,我们再来放灯可好?"

"好。"李治握紧她的手,"往後每年中秋,我们都要一起来放灯。"

——

【小剧场:月饼风波】

(尚食监秘闻)

皇後娘娘发明的咸蛋黄月饼今日引发朝堂争议。

崔御史在早朝上痛心疾首:"甜月饼才是正统!咸月饼简直有违祖制!"

陛下慢悠悠地问:"崔卿可知道,咸月饼配茶更解腻?甜月饼吃多了容易腻味。"

(据说崔御史下朝後偷偷让家厨做了咸月饼,被发现後老脸通红。)

倒是三位皇子都成了咸党。

二殿下尤其喜欢,连吃了三个,还说要"推广全军,提升士气"。

最绝的是太子殿下,居然在《节令食制》的修订稿中加入了咸月饼的制作标准。

果然大唐的创新,从饮食开始最为润物无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