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学期伊始,姜雅南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里,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知识。这段时间,她和在美国沃顿商学院念大二的艾萨克联系很多。
虽然之前表白被婉拒了,但两人并没有因此断了联系。艾萨克出身纽约老钱家族,思维深邃,看问题的角度常常能给姜雅南新的啓发。
他们每周都会通过邮件探讨专业课题和商业案例,姜雅南获益匪浅。遇到邮件说不清时,动辄半小时以上的越洋电话便成了常态。
这种智商同频丶思想碰撞的感觉让姜雅南无比珍惜。艾萨克对她而言,早已超越了可能的情愫,成为了一位极其难得的良师益友。
所以,当她知道艾萨克交了女朋友後,心里还是忍不住有点难过,酸酸的。
为了排遣这突如其来的低落情绪,她一个电话召唤了金雪琳和李曜玹:“周末陪我去釜山透透气!”
电话那头,李曜玹声音懒洋洋的:“走出情伤最快的方法就是开啓新恋情。要不要我给你组个局?叫几个靠谱的男生?”
“别添乱。”姜雅南果断拒绝。
金雪琳也插话:“就是。咱们圈子里追你的人还少啊?郑家那个小少爷不是一直喜欢你?这次叫上他一起呗。”
“千万别,”姜雅南赶紧说,“我喜欢年上,对弟弟没兴趣。”
然而,这场以“疗伤”为名的釜山之行,过程却完全出乎意料。蔚蓝的海丶鲜美的海鲜丶热闹的街市丶录不完的欢乐Vlog……姜雅南全程沉浸在纯粹的快乐里,竟一次也没想起艾萨克。
晚上回到酒店,金雪琳盯着她,一脸狐疑:“姜雅南,你老实交代,你真的喜欢过你那个学长吗?”
“嗯?为什麽这麽问?”姜雅南不明所以。
“你今天哪有一丁点失恋的样子?我和曜玹两个陪玩的都没你嗨!”金雪琳一针见血地分析,“听我说,我觉得你对艾萨克,更多是一种欣赏。他完美契合了你心中‘塞德里克迪戈里’式的理想型模板,所以你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应该’喜欢他。但要说那种刻骨铭心丶非他不可的喜欢?”
她耸耸肩,“我看真未必有。你今天玩得忘乎所以就是最好的证明。”
釜山归来,生
活恢复平静。
金雪琳的话点醒了姜雅南。她尝试着剥离掉艾萨克身上那层“完美学长”和“塞德里克”的光环,审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那份悸动,似乎真的达不到爱情的深度。或许,是友情以上,但的确爱情未满。用“灵魂契合的知己”来形容,可能更为贴切。
这天刚下课,姜雅南和同学朴景文正要去食堂吃饭,手机响了,是个中国打来的号码。
“喂?倩倩姐?”姜雅南接起电话,语气从疑惑变成了惊喜,“你要来韩国?!”
姜雅南口中的“倩倩姐”,是宋倩。两人的缘分始于舞蹈。
姜雅南小时候在北京跟一位北舞附中的老师学跳舞。因为她本身有底子,学得非常快,老师觉得她特别有天分,好几次劝她走专业跳舞的路。
可惜姜雅南没有这个打算,她是喜欢跳舞,但不想把它当职业。老师虽然觉得惋惜,却还是把能教的都教给了她,并视她为得意门生。
那时候,在北舞附中上学的宋倩,成绩好也很努力,老师经常在姜雅南面前夸她。後来老师介绍她们认识,两个喜欢跳舞的女孩就熟悉起来,经常一起练舞丶聊天,慢慢成了好朋友。
2004年,姜雅南在首届首尔国际舞蹈大赛上夺得少年组金奖,为自己的习舞生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老师欣慰之馀,也坦言自己能教的都教了。加之姜雅南升入高中後学业繁重,便不再定期前往中国。走的时候,老师很认真地对她说:“雅南呐,答应老师,永远不要放弃跳舞,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这次电话里,宋倩告诉姜雅南一个重要消息:今年九月,她在北京参加一个舞蹈比赛时,被SM公司的星探看中。她考虑了很久,最後决定和SM签约,马上就要来韩国当练习生了。
宋倩抵达韩国那天,姜雅南亲自去机场接机。一见面,姜雅南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倩倩姐!好久——不见!想死你了!”姜雅南用中文开心地说道。
“我也想你。”宋倩回抱住她,语气带着感慨,“每次听你讲中文,都感觉你像个地道的中国女孩。几年不见,你的普通话一点都没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