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看了一下时间,快中午一点半了,她说:“我去葡萄园,看看接待中心的进度。”
应随又问:“你今晚不回江城了吧?”
“今晚不回,怎么了?”
“你先去忙,晚上有事找你。”应随说。
方忆没有多问,她爽快道:“好,那就先这样,我的车停在广场那边,走了。”
应随还有话说:“今晚在我家吃饭。”
方忆没有意见:“行,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你外婆做的菜,还有点想念。”
第24章
两人分开,朝不同的方向走。应随的卡车离得更近,他刚启动引擎,方忆倒回来敲他的车玻璃,随着窗户落下,她笑看着他,邀请:“你跟我一起去现场看看?”
应随作为接待中心的设计者,客户提出要求,他当然不会拒绝,于是点头:“可以。”
方忆便上了他的车,她的车停在永乐镇社区外面居民活动广场的路边,到了地方应随将她放下,两辆车一前一后开往葡萄园。
两周时间过去,原先的接待中心已经彻底拆除,基本平场工作也做完,平场的时候,顺便把上一任老板搁置没动工的那段公路也挖了出来,方忆决定明天上午带汪筱绿去一趟政府,谈一下接手葡萄园时他们承诺过的补贴一半修路费用的流程。
今天正在进行地基的基础施工,方忆看了现场,又问了几句情况,她将应随这个设计师带来是有目的的,将他丢给项目经理和技术总工,让他们双方好好交流,尽量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她则去了大棚。
进入十二月,葡萄园的重点工作放在修剪上面,匡老师几人分别带着工人负责不同的区域,方忆给匡老师打了一个电话,问明她所处的位置后,找了过去,同时让汪筱绿他们过来汇合。
既然到了现场,她肯定得了解一下修剪原理,学到技术后,也拿了把剪刀跟着干起来。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想当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把自己放在统筹全局的位置上,什么都得懂一点。
匡老师作为生产管理者,她向方忆提出接下来的人工需求和一系列养护费用需求,聊完正事,方忆才告诉他们明晚团建,得到几个年轻人的欢呼。
方忆在大棚里剪了一个小时的病枝弱枝,等到她出去,应随也聊得差不多了,由于聊到材料问题,应随刚好和永乐镇砖厂的老板比较熟,他问方忆有没有订砖。
永乐镇砖厂的老板得知葡萄园接待中心的重建消息,对方倒是主动联系过方忆,不过由于接待中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先进场,再加上她没抽出空,事情便搁置了几天。这次方忆来永乐镇,工作计划中确实有买砖这一项。
应随主动说:“我带你去砖厂看看吧,我和老板关系还不错,应该能帮你谈到更优惠的价格。”
方忆觉得挺意外的,她记得刚认识那会儿,她让应随外婆介绍工人,应随为了避免麻烦,没让他家老太太掺和,现在他居然主动“掺和”到她的事情里面。这会儿还有其他人在场,方忆没有调侃应随,她一口答应下来,说:“行,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砖厂距离葡萄园开车十分钟,路上应随给老板打了一个电话,他们到时,对方立即出来接待,方忆先去确认红砖质量,感到满意后才跟他进办公室聊合同。
应随的确和老板熟,倒不是因为什么沾亲带故的关系,而是尽管这家砖厂规模不算大,好在老板经营有方,已经吃下周边几个镇的红砖生意,应随先是自己家里重建房子,后来又接了十来单设计活,都从他厂里订砖,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便熟悉起来。
整个谈价的过程比较顺利,应随了解当地行情,没花多少时间,就用比方忆心目中一块砖可以成交的价格还要便宜一毛拿下。
出了砖厂,方忆终于良心现,她对应随说:“我还要去趟葡萄园,你回家休息吧。”
其实时间不算晚,不到下午四点,应随今天也不算累,因为就在永乐镇出摊,他今早比平时多睡了一个小时。
这会儿回去,他也不打算再睡了,他先对应红碧说:“方忆今晚要在家里吃饭。”
老太太本来在看电视,她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钟,连忙起身:“不知道她今天会来镇上,本来今晚咱们仨我打算简简单单吃一顿,小方来了,那得隆重一点。还好天冷下来,昨天你带回来的排骨没有放结冰层,我到地里拔几个萝卜回来炖,你去池塘里捉条鱼,我看小方挺喜欢吃鱼的。”
是应随主动叫方忆来家里吃饭,他便说:“今晚我来做饭吧。”
应红碧心疼他:“你歇着吧,一大早就出门还不够累?对了,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去批市场了?”
应随告诉她:“没有,中午在街上就碰见方忆了,吃完饭和她一起去看了一下接待中心的建设进度,聊了会儿。”
应红碧知道他接方忆这个活赚了一大笔,完全出老太太的认知,为此她特意找应随聊了聊,认为他不该待在镇上,卖果蔬四处奔波太辛苦了,远远没有做建筑设计师挣得多,她劝他去城市。应随坚定自己留在家乡的立场,并解释其实像方忆这样大方又欣赏他设计的客户其实很难碰到,所以应红碧对方忆充满感激,每次她要和他们一起吃饭,她都自内心给她最高规格的待客标准。
听到应随被方忆叫去聊事情,她就不心疼他了,认为这是应该的,反而埋怨起来:“你怎么不知道早点打电话告诉我小方来了,这时候才说,两个小时够准备什么。”
应随失笑:“我和你一起做,时间够了。”
另一边,方忆正在接待中心的施工现场和项目经理聊天,虽然工作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但现在还没有到下班的点,她闲不下来。又待了一个多小时,她才回应随家,半路经过街上一家名叫“清清美”的店,她将车子靠到路边,下车后掀开挡风的透明门帘进去。
这会儿店里没有客人,何清正用一个头模练习画眉毛,听到有人进来,下意识招呼:“洗头还是剪……”
她见来人是方忆便住了口,方忆看向她,目光落到头模上面:“在练化妆?”
何清点点头:“我想增加化妆的业务,没事就练练。你找我有事吗?”
方忆本是看到理店的名字,猜出这一定是何清的店,想到中午和应随夸下邀请她参加团建的海口,临时起意进了店,何清一问,她反倒觉得自己应该支持一下她的生意,就说:“我想洗头,可以吗?”
“当然可以。”何清领着她往洗头区走。
理店面积不大,极简风格,又用柔和的灯光和植物打造出温馨氛围,能从中看出一点应随的影子。躺下后,方忆问:“应随指导你装修的吗?”
“我不懂设计,正好他比我先回镇上,我就找他帮忙了。”何清打开花洒先在自己手上感受水温,等到水热了,才淋在方忆头上,她的头黑亮顺滑,像绸缎一样,想象得到她平时注重养护,所以何清用了店里最好的一款洗水。
方忆闭上眼睛,她问她:“你明晚没事吧?”
何清说:“应该没事。”
“那太好了。”方忆便笑,何清的手法很温柔,让她放松下来,“我想邀请你一起吃饭,明晚六点,在湖月山庄。”
何清不解:“邀请我?”
“我接手葡萄园快四个月了,之前事情一直很多,最近相对不那么忙了,我打算让匡老师他们放松一下,犒劳犒劳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李野和应随帮了我很多,你也帮我出谋划策过,所以我想把你们也叫上,我早就该请你们吃饭了。”
方忆说的出谋划策,是他们有一次吃鱼,那晚何清也在,几个人一起聊接待中心的设计。她不太好意思:“我那是随便说的,不算出谋划策。”
“你提的庭院景观池的想法被采纳了,这是你的贡献,等到接待中心完工符合入住标准后,我还得邀请你当第一批体验官给我反馈呢。而且,我觉得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不是吗?”方忆真诚地说,“明晚一起吃饭吧,请给我一个感谢你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