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徐然出题,是往年的科场诗题,“《春风扇微和》,任用题字为韵。”
意思是可以用诗题中任何一个字的韵部为韵,且诗中所咏的内容必须合题。
沈亦谣一乐,这题她还真写过,当年她和裴迹之一起在书房里研究考题。
两人曾以这题做过诗,互相比试过。
她往楼下看去,见裴迹之一边提笔抄诗,像是知道沈亦谣在看他一样,擡起头,朝她挤了个眼。
沈亦谣摸着脖子,重新坐下,竟觉得身上隐隐有些发烫。
公主和徐然此次选了同一首诗,没有过沈亦谣的手。
圆过方丈唱诗时,沈亦谣手几乎有些发抖。
“此题榜首——沈亦谣!”
沈亦谣紧紧咬着唇,免得自己激动得叫出声来。
赢得科举题,对她来说,已足够了。
裴迹之坐在楼下,似乎也有几分紧张,一听见沈亦谣的名字,搁在案上的手也忍不住握了个拳。
徐然和公主出的题越来越刁钻,有些题目沈亦谣旧诗中没有合题的,裴迹之就搁下笔,两手垫在脖子背後,仰脸望着楼上,也不知在想什麽,唇角眉梢挂着风流的笑。
也不帮她做僞作,倒是守规矩。
後面几题,公主和徐然的意见倒一致,没机会让沈亦谣决断。
战到最後,十题之中,沈亦谣赢五题,王采钧赢四题,另有一人赢得一题。
圆过方丈整理了诗稿,朗声唱道,“今日诗会魁首——沈……”
“慢着!”门口一声浑厚的男声。
沈亦谣瞥过头去一看,後背一凉,是崔蕤!
“今日诗会不公!”崔蕤身穿兵甲踏上前来,昂首看着衆人。
公主坐在椅上,一旁女婢递过茶水来,一边啜茶,冷冷看着楼下。
“为何不公啊?”有人出声问道。
崔蕤勾唇,“义恩公主殿下和这沈夫人乃是旧识,有包庇舞弊之嫌!”
本来楼下的人输给了一个女人,就心有不满,听到崔蕤此言,更是议论纷纷。
“难怪呢,我说公主为何总挑中沈氏的诗。”
“我就说女人怎麽可能赢过王校书。”
王采钧铁青着一张脸,不知在想什麽,站在一旁。
“崔将军这话可说得有失偏颇了。”圆过方丈朝楼下朗声道,“今日诗会都糊了名,即便公主与沈檀越是旧识,怎能从所有诗作中识得沈檀越的诗呢?”
“自是因为她们交情匪浅!那沈氏就是当年跟在公主身边的不移居士!”
闻言,楼下的诸人看裴迹之的神色皆有些异样。
当年不移居士的盛名,他们都听过。
可那不移居士……不是女冠麽?
一人站在人群背後小声同身边的人问,“不移居士是谁啊?”
“哎,你久不在京中。不知道,那是个女冠,她的诗大多是从男子手里流传出来的,是个……那个。”
“怎能让这种娼妓之流夺魁,真是斯文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