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真是斯文扫地。”
公主敛了唇角,正色时便自带了万分威严庄重,“早说了今日我是义恩法师,徐侍郎再称殿下,不妥。”
钵声敲响,先由公主出题。
公主所出题目,限题不限韵,做乐府诗题“从军行”。
沈亦谣一愣,这题她倒是做过。公主往日也曾见过这首诗。
只是公主今日出此题,隐隐觉得有杀气,想起自己当时所作的诗作,以木兰从军为角色诗,只怕要起纷争。
公主,她有反意麽?
裴迹之他从提议要办诗会开始就想到此处了?他要站队公主?
沈亦谣越过栏杆往下一望,裴迹之果真从她那堆诗稿中很快找到了她那首旧诗,现下其他人有的正提笔现作,他卷起那张泛黄的旧笺,仔细卷好,就欲投入筒中。
“这怕是不公平吧?裴郎中所用纸张一眼就可识得。”那日同裴迹之争论的李率从旁转过头来。
“行。”裴迹之重新低下头,将她那首诗重新誊抄了一遍。
沈亦谣心中隐隐有点不祥的预感,总觉得今日之事有些蹊跷。
很快,衆人皆将诗作呈上来。
徐然在翻看诗作的时候,对着沈亦谣的诗细看了很久,终究还是搁在了一边。
两人意见果然不相同。
沈亦谣对着圆过方丈递过来的两首诗,一时有些两难。公主选了她的诗。
另一首用了律诗的体裁,虽然公主规定了不限韵,但对仗依旧工整漂亮丶词采斐然。
心下一纠结,还是递了自己的诗出去。
圆过方丈接过诗朗声唱诵:“此题榜首——沈亦谣!”
“拔剑出门金鼓鸣,
红妆卸罢赴山河。
意气沙烟俱尘扬,
功名马背正悠歌。
长戈拨指路边骨,
雪和风霜面如割,
东风识取旧衣裳。
此地疑他故人乡?”
听圆过念出自己的名字,沈亦谣也随之心动神摇。女儿闺名向来不可为外人所知,但裴迹之署上了她的名,不是沈氏,不是沈夫人,也不是不移居士。
她的名字可以正大光明得见天日。
公主转过头来,朝着徐然道,“徐侍郎对诗仙选的诗,可有异议?”
徐然脸拉下,不动声色,“既是诗仙所选,自然是佳作。只是既然替父从军,马背上搏功名。却对故人枯骨心有凄凄,未免太过畏缩踟蹰,放不开手脚。限于妇人之见。”
公主冷声道,“是麽?可我觉得此诗悯恤民生疾苦,既合乐府题,又合乐府情。新乐府诗以来侧重讽谏,边事辛苦,徐侍郎久坐高堂,竟不识得衆生凄苦情了?民生多艰啊,徐侍郎也应多些体察才是。”
徐然低头,“道长教训得是。”
沈亦谣在一旁听得後背发凉,今日这两人是来斗法的。又想起裴迹之所说的,圣人定会来搅乱诗会,心下更是捉摸不透。
既然今日请了公主来,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帮着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