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篱微微蹙着的眉头一直没有完全舒展。
“嗯。”夏篱老实点头,“总觉得有点不安。”
唐简说,“他要是私下联系你,记得告诉我。”
夏篱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说,“我不是在担心这个。项目联系一直是周予在跟他谈,当时我连他微信都没加,他联系我做什麽。我担心的是大波她……”
她欲言又止。
梁清波作为引荐人,在这个看似诱人却暗藏疑点的合作篱,究竟扮演着什麽角色?是无心之举还是……
作为男人的直觉,这件事显然唐简并没有夏篱那麽“迟钝”。但他只是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然後顺势将她的手握进掌心。唐简的手掌干燥温热,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找个时间,我陪你直接问问她。总好过我们自己一直在这猜。”
他的直截了当让夏篱有一瞬诧异,随即想想,这确实是唐简的风格,也是目前来看最有效率的方式。一直避而不见丶暗自猜疑,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夏篱反手轻轻回握了他一下,点了点头:“好。”
感受到她细微的回应,唐简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扬了一下,指腹在她手背上轻轻蹭了蹭。两人都没再说话,只是牵着手,安静地走在秋日午後洒满阳光的校园小径上。周围是来来往往的学生,嘈杂的人声仿佛被隔绝开来,只剩下掌心相贴处传来的温度和彼此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自然而然的亲密,让夏篱心里那点因冯哲和梁清波而起的阴霾渐渐散了些。她悄悄侧过头,看着唐简线条利落的侧脸,他正目视前方,神情是一贯的冷静,但握着她的手却温暖而坚定。
到了工程楼楼下,两人默契地松开了手。毕竟在实验室里,他们还是默契地保持着“队友”的关系,不想让个人感情影响到团队氛围,也不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唐简看着夏篱上楼,才转身往篮球馆小跑着离开。
307实验室里,何晓雯丶王海他们已经在忙碌了。看到夏篱进来,何晓雯推了推眼镜,直接问道:“社长呢?怎麽就你一个人回来?赞助谈得怎麽样?”
夏篱言简意赅地把情况说了下。
王海一听有可能获得优质的材料加工渠道,眼睛顿时亮了:“真的?如果他们真能提供那种航空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我们的结构减重还能再优化一大截!”
张铭轩更关心的是飞控硬件:“他们那个自研的传感器模块,精度参数如果真的像资料上说的那样,比我们现在用的这款好太多了啊!”
技术宅们的关注点永远直接而纯粹,立刻开始讨论起可能带来的技术提升,风险和疑虑,暂时被对更好性能的渴望压了下去。
夏篱明白在最终决定前,稳定军心丶保持团队的干劲更重要。
一下午在紧张而充满希望的讨论和试验中过去。傍晚时分,周予一脸喜色地和陈默还有结束训练的唐简前後脚赶回实验室。
“我问了!我学长说了,这种投资意向草案约束力不强,主要是表达个意向约,关键要看正式合同!”周予声音难掩激动,“他帮我们初步过了遍眼,说草案框架看起来还算正规,就是那个独家赞助和优先权条款确实比较霸道,真签正式合同必须明确权限和时限,不能无限期捆绑。还有知识産权,必须清晰约定,後续商业化利益分成也要谈清楚。”
“另外!”周予神秘兮兮地凑近,“我学长还帮我打听了下这个凌空科创,你们猜怎麽着?他们最近好像确实在积极寻找一些有潜力的无人机项目投资,似乎是想快速在这个领域打出名气。所以条件开得好,可能真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消息让凌空科创的动机听起来似乎合理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依旧忙碌。
学校的首批经费到位,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他们开始采购一些急需的基础材料和标准件。王海和张铭轩几乎泡在了各大供应商的网站和线下市场里,比对参数丶价格,忙得脚不沾地。何晓雯和夏篱则继续埋头优化算法,唐简除了参与航模社的事还要兼顾篮球训练,常常是最後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
然而凌空科创那边的正式合同草案却迟迟没有发来。
周予一边心焦一边又强压着让自己冷静,不要去主动联系。
因为陈默那边的调查也遇到了一些阻力。
凌空科创的公开信息有限,几个看似不错的项目要麽是参与度不高,要麽是後期没了下文。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存在一定差距,虽然这在初创公司中也常见,但总让人觉得不太安心。更让陈默在意的是,他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隐约打听到,凌空科创似乎和本地另一所高校的某个机器人团队也有过接触,但具体内容和结果无从得知。
陈默:“背景比看起来复杂。技术专利是真的,但商业运营和资金状况一点不少。和理工大创新基地那边好像也有过交集,目的不明。”
周予对此非常惊讶:“理工大?他们也有做无人机的团队吗?没听说过啊!”
唐简关注点却是:“冯哲那天提过他们关注大学城的团队,但当时他也刻意强调了我们团队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夏篱皱眉:“这种矛盾就很奇怪。如果他只是想投资有潜力的项目,多线接触也正常,但为什麽要刻意模糊这一点?”
“都些什麽玩意儿,”何晓雯脑子里没那麽多弯弯绕绕,听得头大,直言道,“怎麽感觉这个公司鬼鬼祟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