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菜谱 > 第55章 锅在人在碗空碗满(第2页)

第55章 锅在人在碗空碗满(第2页)

匣中叠着的密信还带着墨香,最上面一封盖着内务府的朱印:赈粮掺静心粉,量需减半,勿使察觉

大人。随侍的玄镜司暗卫压低声音,谢学士的马车停在门外。

萧决将密信原样封好,放进袖中。

他转身时,窗外的雪光正落在案头的空碗上——那是苏晏清离京前留下的,碗底民以食为天的刻痕被雪映得亮。

谢元卿进来时,袍角沾着未掸净的雪。

他望着萧决手中的檀木匣,喉结动了动:玄镜司查礼部,怕是要闹得满朝风雨。

你当年在寒山寺苦读,雪夜抄经手冻得握不住笔。萧决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剑,我问你,那时你写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求个,还是真要?

谢元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牌——那是他中进士时,老师亲手系上的,刻着致君尧舜。

他忽然想起今早路过西市,有个小乞儿追着他的马车跑,喊着大人给口粥,可他嫌脏,让车夫甩了那孩子。

学生知错。他哑着嗓子,从袖中摸出个油皮纸包,这是门生们的联络名册

深夜,谢元卿站在庭院里,望着火盆中卷曲的纸页。

火星子溅到雪地上,转瞬熄灭。

他摸出怀里的冷茶盏,盏底还沾着苏晏清前日送他的茶渣——那是用灾年百姓常吃的榆钱儿制的,带着苦后的甜。

北境的风雪在第七日渐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晏清站在施粥大锅前,看老周头眯着眼尝第二碗粥。

这是她设的百味试官,十名老者每日盲评,今日轮到老周头。

这米老周头咂吧着嘴,缺了锅气。

苏晏清眼睛一亮:换柴灶,禁铁锅。

旁边蹲坐着的小丫头突然拽她裙角:阿姊,我想吃娘炖的萝卜。她记得这丫头三天前还缩在雪窝里,现在能说话了,眼睛里有了光。

去寻野菜。苏晏清对陈砚之说,加微量盐——盐要从百姓家里收,让他们觉得这粥,是自家锅灶里熬的。

第七日黄昏,雪停了。

苏晏清望着排队领粥的人群,他们的脸不再是灰败的,有了血色;眼睛不再空洞,会追着粥勺转,会对盛粥的小吏说。

陈大人。她转身时,灶火映得眉眼亮,你看,不在文书上的,在百姓的里。

他们说苦,我们就去苦里找甜;他们说淡,我们就往淡里加味——这张嘴,比御史台的参本还金贵。

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苏晏清取出新刻的瓷碗。

碗底政在民口四个字还带着墨香,她舀了碗热粥,轻轻放在雪地上。

南方的风卷着雪粒扑来,她恍惚看见萧决站在宫门前,手中的《北境食策》被吹得翻页。

而舌尖那股缠绕多日的苦香,不知何时退了,漫上一丝极淡的甜——像春芽破冻土,像种子新枝。

大人!负责巡查的小吏跑过来,喘着粗气,北边废弃驿站的地窖里,挖出好多陶瓮!

里面长着绿莹莹的草,还有黏糊糊的菌子!

苏晏清的手指在碗沿轻轻一叩。

她望着北方雪原上那抹若隐若现的青色,忽然笑了。

这一次,她不仅要填满百姓的碗,还要守住他们的舌头——能尝甜,能辨苦,才不会被人轻易喂下的药。

远处传来马蹄声,玄镜司的快马踏雪而来,马背上的暗卫举着染血的令旗。

苏晏清转身看向施粥的大锅,灶火正旺,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碗空过,会满;锅冷过,会烧——只要人还在,只要这口锅还在。

雪地上,那株被风卷来的幻蕊草轻轻晃动,草叶上凝着的冰珠,折射出细碎的光。

喜欢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请大家收藏:dududu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