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美食在后宫躺赢 > 第76章 你放粮是因为我烧了你的账本(第1页)

第76章 你放粮是因为我烧了你的账本(第1页)

更夫的梆子声渐远,苏晏清站在城南空地的土台前,月光将她腰间的膳使银鱼佩映得亮。

她伸手摸了摸案上三个陶碗,最左边那只还带着吴家粥棚的余温——吴掌柜今早特意差人来的,说是请使君品鉴。

使君,盲眼张伯到了。小春子扶着个佝偻老人过来,老人手里攥着根竹杖,灰白的胡须被夜风吹得乱颤。

苏晏清弯腰替他理了理衣襟:张伯,辛苦您了。

不辛苦。张伯浑浊的眼珠动了动,我这把老骨头,就盼着能替大伙儿辨出点真东西。他指尖轻轻划过三个碗沿,突然顿住,这中间的碗有焦糠香?

苏晏清点头:是义粥棚的焦米。

张伯的手移到最右边的碗,指节突然颤:这这米没下过锅。他凑近些嗅了嗅,枯树皮似的脸上泛起怒色,新粮!

带着晒谷场的日头味!他竹杖地砸在土台上,官爷说粮不够,可这碗里的米连火都没碰过!

是藏着的好米!

围观的百姓哄然炸开。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挤到台前,颤声问:使君,您说的地洞真藏着粮?

苏晏清展开一卷泛黄的纸,是小春子前夜跪在她案前画的地洞图,墨迹还带着泪渍:三日前,有人在荒庙后殿的青石板下,挖了三层地窖。她指尖点在地洞入口的标记上,藏的不是别的,是本该喂饱你们的救命粮。

我去开仓!人群里有人喊。

我也去!

算我一个!

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像潮水般涌来。

苏晏清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今早阿根蹲在灶前烧火时说的话:使君,他们不是要米,是要个说理的主心骨。她清了清嗓子:我不派官差,只问一句——她举起地洞图,谁愿跟我去把粮背回来?

万人手臂举成森林。

阿根挤到最前面,脸上还沾着灶灰:我带一百人!他转头看向身后,叔伯兄弟,跟我走的站我左边!

荒庙的门轴在黎明前的风里吱呀作响。

小春子攥着半块碎瓷片,在第三块青石板上划了道印子:就这儿!几个精壮汉子抡起铁镐,一声,石板下冒出陈米的香气——不是焦糊的救命香,是新米裹着稻草的甜香。

三层!有人喊。

底下还有!

八千石新粮在晨光里泛着金浪。

苏晏清站在窖口,看着百姓自排起长队:挑水的、烧火的、量斗的,连最年幼的孩子都捧着陶碗帮着递米。

她转头对阿根说:记着,一工换一斗。

使君放心!阿根抹了把汗,我让婶子们在账上按了手印,谁多拿一粒,大伙儿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他。

转运使府的阁楼里,周怀瑾捏着茶盏的手青筋暴起。

窗外传来衙役的急报:苏使君开了荒庙的仓,百姓自守着,府兵刚到就被围了

废物!茶盏砸在墙上,碎瓷片溅在江南水系图调城防营!

周大人。

冷冽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

玄镜司的暗卫掀开门帘,腰间银质獬豸佩闪着寒光。

他将一卷黄绢拍在案上:奉玄镜司都督令,江南赈务涉赤心散余案,即日起由本司监察。

周怀瑾盯着绢上那枚玄色麒麟印,喉结动了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