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缺点是坐西朝东方向的,不朝南。
不过地方大这一优点足够掩盖这一小小的缺点了。
到了北京,她先带着孩子们去了趟学校家属院。
“咦,韩老师,怎么带这么多孩子?”
“都是我亲戚家的,以后跟着我在北京上学。”珍珍笑着和打招呼的秦老师妈妈说话,
秦老师家一家都是高
级知识分子。
“那住在哪儿啊,这么多人的?”
“我在胡同里有个小院子。”珍珍把那个一进小院子的地址说给了她听。
秦妈妈说:“那地方好,离小学中学都很近。”
“是啊。”珍珍笑容满面地带着孩子们搬了些物品回了大院子。
现在是八零年代后期,什么物资基本都有,
只要有钱就行。
“进来吧。”珍珍打开斑驳的大门。
几个孩子一溜地进了门。
“哇!”几人惊叹不已,房子虽旧,可依然能分辨出,几十年前的辉煌和繁华。
这个三进的院子的格局不是常规的横着三进,而是竖着长条形的三个院子排了一排,
在一进院子里靠墙有棵十几米高的绒花树,怕有百年了,
一进院子被它覆盖了一半,
二进院子是主院,三间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间略小些的耳房,
东西厢房各三间,
房前都做了游廊。
三进院子里正屋就两间,厢房和二进一样多,但院子比二进还大些,这进院子珍珍打算开个侧门,以后好停汽车。
“好大啊。”大孩子们几进院子里跑了个遍,院子的地砖缝里生了好高的杂草,
珍珍怕有蛇,制止了他们去探险的心:“别跑了,先把这边的屋子给收拾下。”
房屋买到手后,珍珍就把里面为数不多的家具收了起来,
门窗也都换了最新的,现在只要收拾好了床铺就能休息。
她在隔壁屋里放了一堆的被子,洗漱的盆,
厨房里有大灶,她生了火起来,换了口新锅上去,另外又点了一个煤球炉子,
也不干嘛,就是烧点水等下洗漱用。
“人呢!”珍珍在院子里大喊一声,从各个角落跑来五个孩子。
珍珍给三个大孩子每人发了个塑料盆:“去把屋子里擦一擦,然后被子铺铺好。”
一进院子里各个房间空荡荡,她简单收拾了两间屋子出来,一间男孩一间女孩,
男孩那屋是建设家的小子韩栋梁一个人住,带回来的5个孩子只有这个是男娃。
女孩屋里放了两张床,珊瑚表姐家的雀儿还小,跟着燕燕一张床。
自己带着喜儿家的文文和建国家的红红在一张床上睡。
半夜的时候,珍珍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旁边小声喊她,
就见一个黑影站在床头,
“啊!”
珍珍吓得在心里尖叫。
“小姑。”
8岁的栋梁抱着枕头又喊了声,
珍珍的心脏咚咚跳个不停,没好气问他干嘛。
“我害怕。”栋梁不好意思地说。
珍珍懒得下床把灯打开。
无奈把文文和红红往床中间挪了挪,让他睡到床的最里面,还好这张床是两米大的,挤挤够睡。
第二天一大早,珍珍是被一阵湿漉漉地感觉浇醒的,
文文尿床了,红红6岁了还好,不过看她在床上那弓起的身子知道她也快憋不住了,忙喊醒了几个孩子,让她们各自去方便。
珍珍换了身衣服,然后出门打开沿街的大门,在门口站了站,
不到两分钟就有路过的老太太跟珍珍搭话:“咦,这房子是你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