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一列列,冰冷到残酷的数字。
“洪武二十三年,宗室人口九十七人,岁俸三万石。”
“洪武四十年,宗室人口预计三百余人,岁俸十一万石。”
“洪武六十年,宗室人口预计千人以上,岁俸四十万石。”
……
整个国子监门前,鸦雀无声。
所有监生的脸上,那份看热闹的好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度,迅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震惊。
是错愕。
他们都是大明最顶尖的学子,几乎在看到第二行数字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这份推演背后的,恐怖逻辑。
祝元瑾的笔,没有停。
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字,还在不断地,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
“洪武一百年,宗室人口预计万人,岁俸五百万石,占国朝岁入三成!”
“洪武一百五十年,宗室人口预计五万人,岁俸两千万石,占国朝岁入七成!”
当最后这行字,清晰地出现在石壁之上时。
“嘶——”
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所有监生,看着石壁上那份清晰无比,却又血淋淋的“百年死亡判书”,脸上的表情,已经从震惊,彻底化作了彻骨的冰寒与恐惧。
七成!
一百五十年后,整个王朝七成的财政收入,都要用来供养一群什么都不干的皇室宗亲!
那拿什么去养活数百万的军队?
拿什么去赈济随时可能生的天灾?
拿什么去给他们这些未来的朝廷栋梁,放俸禄?
这哪里是什么杞人忧天!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读书人,夜不能寐的,末日预言!
写完了数字,祝元瑾依旧没有停笔。
他另起一行,在那片令人窒息的数字下方,笔锋一转,写下了一篇短小到只有一句话,却又字字诛心的檄文。
他不谈改革之艰难。
他不谈削藩之酷烈。
他甚至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
他只是问了在场的所有人,问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个最简单,也最根本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此国朝百年之危,天下读书人,安在?”
轰!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劈在了每一个监生的天灵盖上!
天下读书人,安在?
是啊!
当国家面临如此巨大的,足以动摇国本的危机之时,他们这些自诩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在哪里?
在弹冠相庆,在看新储君的笑话!
在为了各自的派系,为了各自的师长,摇旗呐喊,党同伐异!
一股滚烫的,名为羞愧的火焰,在无数年轻士子的胸中,轰然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