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村子里无忧无虑读书,和小伙伴们关系也这么好,陡然送去县城书院读书,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
他们自己愿意吗?习惯吗?
稍晚些时,叶长贵去干货作坊,叶刘氏也去大房那边看看有什么能帮着收拾的,叶刘氏经过窗前叮嘱了一句就走了。
叶青萝见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了,立刻关起门窗继续做针线活儿……
这一天都没什么事儿,大堂哥和二堂哥也没过来找她说事情,倒是三兄弟下学回家,吃饭的时候说起书轩今天一早动工了。
叶青萝诧异:“家兴伯没来找我拿买材料的钱呀。”
叶长贵这才道:“昨晚是商量这事儿呢。”
“弯那边建作坊还有些剩余,材料也还剩下一点儿,本来还想着不知用哪儿呢,这不就先用上了吗。”
“建书轩关乎全村各家娃读书大事,工钱是不要的,前儿就已经让各家出一个劳力了。”
“昨儿已经把你家兴伯家让出来的那块地清理出来了,大房办席用的小菜还是那儿的呢。”
“家兴伯和你大伯的意思,剩余的钱先用着,不够的大房补上,毕竟你去书局买书再便宜也得一大笔钱,后续还要补书都要花钱。”
“至少建书轩的本钱就不让你出了,你只管安排书就是了。”
叶青萝听后觉得也行,反正大头她出了,大房那边和村里都想出一份力,她也没理由拒绝。
这事儿就过了,知道她计划初六去书局也没人催问她。
叶青萝坐在窗前奋笔疾书时并不知道,每一个从院门前经过的人朝东厢看一眼,见她在窗前写字都不敢进来打扰她。
而同样在屋里奋笔疾书的,还有刚考上秀才的叶青彦,哪怕院试刚过、哪怕是回来休息,他也没有消耗时间。
在他这里已进入乡试倒计时了,昨天同窗和考生们来了叶家,大家互相道贺寒暄也询问了乡试备考情况。
中了秀才自然不会再回沈家私塾读书,但去府学读书的只有他一人,其他人都选择去县学读书。
不过大家都约定五月初四再给塾里先生们送一次节礼,中午在福味楼吃饭。
因是请先生们吃饭就由大家凑钱摆两桌,但要叶青彦给他们优惠,叶青彦同意给八折优惠同时他也会出一份子。
初二去喝王悦喜酒、初四要去送节礼、请先生吃饭等于谢师宴、初七还要去县衙……
他在家读书的时间也很有限。
家里人知道他在备考,也不敢大声说话,做事也是轻手轻脚的。
叶青莲回来后除了去干货作坊串门儿,平时就在家写字做针线。
姐姐出嫁只带走了几身还很新的衣裙,剩下旧衣裙都留给了她,但娘说初三去镇上采买时会给她再扯两身新衣裙料子,让她欢喜不已。
当她跑去二房想和堂姐分享会有新衣裙的好消息时,在院门口一看堂姐正在写字,顿时停下了脚步,想了想还是转身回家了。
当晚又是沐浴洗衣裳、做针线后睡觉,叶青萝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岁月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