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发家致富考科举免费阅读 > 第77章(第2页)

第77章(第2页)

谢凡在这小四合院中已经住了三四年,起初也觉寒酸逼仄。此时住惯了,倒也不觉得十分难受。而且尤厨子事先收拾过院子,谢凡觉得已比平日整齐体面了许多。

见祖父祖母如此伤感,连忙请二老请进屋内坐下。

这屋里,福顺与顾三郎也提前整理过。将杂物、书稿等等都妥善收了起来。可谢老秀才与陆氏见房间窄小不说,屋里一件像样家具摆设也无。面上忧伤之色更浓。

谢凡心中暗自忧愁:“只是看了我住的宅子,祖父祖母就已经如此难受了。等下要说高大人妻子李淑人没了。婚事要么等三年,要么告吹。二老不知有多难过。”

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总是要说的。谢凡还是鼓起勇气说出实情,又说高大人知道谢凡为家中独子,不愿耽误谢凡并不强求。

果然二老又是一阵沉默,谢凡心想:“难道祖父祖母还是想同高家结亲?那我倒是可以等三年。”

谁知二老先温言安慰谢凡。又说高大人通情达理,所言有理。谢凡婚事万万不能再耽误了。

谢凡心中感叹:“果然在这个时代,文人都是同一套思路。

除去忠君体国与江山社稷,传宗接代和开枝散叶便是头等大事。等国丧结束了,我恐怕就不得不结婚了。”

当下也不再多言,只垂说:“听凭祖父祖母安排。”

谁知谢老秀才却未曾先说婚事。而是招呼来兴,从随身行李中,拿出了一包银子。交予谢凡,嘱咐他早早买个宽敞些宅院。

谢凡见那银两莫约有一百多两,十分诧异。忙问谢老秀才与陆氏,是从何而来?又想起三年前,家中曾送来三百两银子。又是从何而来?

只见谢老秀才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水,方才说出其中原委:

三年前谢凡中式消息传回溧水,谢家老宅连日里皆是宾客盈门。又有送礼道贺,又有投献土地,还有官府嘉奖。那三百两银子便是如此得来。

只是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过了两年,找谢家连宗的人家里,便有一个子弟犯了人命官司。

想到本族还有进士,又做了京官。便寻到谢老秀才家。想通过谢凡这一招牌,请托疏通关节。

谢老秀才一向清高正经,有时候甚至显得迂腐。人品德行向来端正,也十分坚持原则。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自然一口拒绝,甚至都没有告诉谢凡。

只是此后,谢家送礼走动宾客便少了许多,年节时候,也无什么人再送礼了。

所以二老此时只拿得出这一百多两银子了,其中还有部分是陆氏卖掉陪嫁田地凑来的。本是为着谢凡婚事,筹备彩礼等等,所以带上。

此时见谢凡住房条件艰难,谢老秀才便嘱咐谢凡先置换宅院。毕竟须待丧期结束后,再考虑婚事。

谢凡接过这百余两银子,心中又感欣慰又感辛酸。不过既然有了银两,买下房屋,也不必让祖父祖母租房居住。

更何况,哪怕婚事定下,谢凡也希望留二老从此留在北京城中颐养天年。

于是又托付了那位张牙人,一面卖掉现下所住宅院,一面寻购一处大些宅院。

预算提高果然买房轻松,很快便在苏州胡同寻到一处合意宅院。孝顺胡同小四合院也顺利卖出。

一买一卖,谢凡又添补了不到二百两银子。置办了些体面点儿家什陈设。因为国丧未过,也不可以张扬,所以只是一家人看了黄历,选了个日子,默默乔迁新居。

搬家之后,终于一家人整整齐齐,欢欢喜喜住在一处。只是谢凡手头银子又少了,而祖父祖母搬来,日用又有增加。

谢凡便又想着,一旦国丧结束,便要去书肆出卖书稿,补贴家用。

刚好先帝实录已经修改完成,交由上峰刘大人最后审阅,之后再呈送天子。于是谢凡见缝插针,又将福顺等人初稿整理了些。选了二十来个故事,悄悄送去金家书肆。

金掌柜自《西游记》一书上赚得盆满钵满,见到谢凡自然亲切无比。听说谢凡又有稿件,更是笑得脸上全是褶子。

于是略略翻了一下,便开价一个故事一两二钱银子,照旧出月刊售卖。若是销路好,稿费还可以再涨。

谢凡自觉这次稿子质量,无论文笔还是立意,都远远比不上呕心沥血所作《西游记》。

因此一个故事一两二钱银子,谢凡已经十分满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