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发家致富考科举全文阅读 > 第100章(第2页)

第100章(第2页)

不需早起,不问政务,不忧圣心眷顾,不愁言官弹劾。

哪怕先帝怀念谢凡“听话好用”,多次意欲起复,谢凡都谢恩辞拒。

新帝登基之后,或是对谢凡当年照顾心存感谢,或是为天下表率,彰显皇家尊师重道,每逢年节,宫中都有赏赐。

虽不甚贵重,但到底是御赐。

于是谢凡居于溧水老家,还时不时有南京官员登门拜访。

谢凡不堪其扰,索性千里迢迢搬家到岭南,山高皇帝远。

岭南官员对于这位致仕辅,新皇帝师,也有心狠狠巴结。

但是到底不比南京同僚,投机钻营,油滑机变。或是同年同科,或是族人亲戚,总能寻到借口登门。

身在岭南,谢凡推脱几次,便乐得清静。

他终于回归本心,重读《天工开物》,做起快乐工程师。

每日里只需看看家中良田,算算物理公式,捎带手改良些农具粮种。

不过几年,谢家田地不光一年三熟,又利用新奇水车浇灌,省时省力。

粮食亩产,遥遥领先。

谢凡也不藏私。

无论农具图纸,作物改良,但凡有人请教,都和盘托出。

谢家被问得多了,甚至将之印刷成简易小册,成本价十文一册,公开售卖。

又过几年,两广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官员政绩卓着,百姓丰衣足食,皆是喜笑颜开。

于是谢凡又着手研究起微生物酵来。

正当他初窥门道之时,谢家连着收到好几封书信。让谢凡心绪不宁。

先是谢凡多年忠仆,顾三郎来信报喜:

他在于大人麾下斩倭寇数十人,其中正有当年灭族仇人,终于大仇得报。

又因着立下战功,荣升百户,已定下一门亲事,迎娶同袍之女。

谢凡同顾三郎感情深厚,自己和福顺都有儿有女,顾三郎也终于成亲,实在欣慰。

于是备下厚厚贺礼送往宁波。

之后便是大儿子来信报喜:

儿媳妇于氏前日已经顺利生下一女,家中三子二女皆是安康。还为长子聘请了西席先生启蒙。

最后隐约说道,大舅哥在东南沿海,治军严明,抗倭有方。

更要紧每年由海关税收为朝廷赚得大笔银子。深得圣心,不日便能再上层楼。

谢凡为官多年,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知道君父最忌结党营私和功高盖主。

于是在嘱咐长子在外做官,爱妻护子,家和万事兴之余。又格外叮嘱小心为官,免得落人口实,遭言官弹劾。

谢凡刚刚落笔,便又收到学生于志仁来信,并一升东海珍珠。

谢凡知道这位学生向来尊师重道,恪守礼仪。每逢年节总会写信问候,并附节礼。

可此时非节非年,送上重礼,倒是奇怪。

果然除去寻常问候,更说起于志仁曾上奏朝廷,请求出兵日本,扫平倭寇,永绝海患。

只是如今内阁阁臣求稳,并未一力支持。

而新皇虽然不曾答应,但也不曾回绝。回京述职之时,自己将再度面陈,求圣上肯。

因此来信,请老师相助。

谢凡虽然致仕,岭南当地官方也定期将朝廷邸报送到谢家。

于志仁上书平倭,朝廷不置可否一事,他早已知晓,正隐隐有些担心。

前帝之时,因海贸所赚大笔银子都充作了西北军费,一满先帝平定西北之夙愿,所以龙心大悦。

东南沿海自然是先帝“掌上明珠”。

可飞鸟尽,良弓藏。

若是于志仁上书之前询问谢凡,他定会极力劝阻。

不过学生不问,他自然不说。

可是如今学生问到眼前,甚至希望老师一道劝说天子。

除去个人得失荣辱,更事关国事,谢凡一时踌躇不定,不知如何回复。

谢凡本是理工宅男,并非历史爱好者。

可多年处理政务,他深知边疆作战,对国家财力消耗巨大。

一场大战,无论胜败,耗费银两多达百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