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发家致富科举路 > 第66章(第1页)

第66章(第1页)

“既然《西游记》都写了,不如就像穿越小说里一样吧,找个现成诗歌应付应付。”谢凡打定主意,把版权意识暂且放下,应付眼前难关再说。

可是想捡现成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我国文学展脉络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宋元明清时期,人们虽然也写诗,数量与质量却远不及唐诗。

所以谢凡前世虽然也学习背诵过许多千古名篇,但是在诗歌上,却主要是唐诗。

可如今是明朝,那些个流传千古的金句名篇,不光谢凡知道,在座各位都知道。甚至比谢凡知道得还多。

谢凡开始飞搜索创作时间晚于明代的诗歌,甚至最好是清代的。毕竟很多作品虽然是明代,但是谢凡拿不准是明初还是明末。就像谢凡不确定现在真正的《西游记》是否问世。

终于让谢凡想到两句清末龚自珍所写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勉强算是和“花”沾边,时间紧迫,谢凡当即决定先用起来。

只是前两句谢凡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只好现做(编)。

注释:*参考《明会典》;**参考《旧京遗事》;***钟馗诗未找到出处,咏水仙为《咏水仙花诗·其二》清朝·周青莲;落红两句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第76章求婚被拒

好一番苦思冥想,谢凡终于写下前两句“满袖清香白玉芽,风寒黄蕊映霜华。”*堪堪赶在王问之之前写完全诗,交予刘家下人。

谢凡交卷之后,不禁常舒一口气。伸手摸摸额头,竟然出了一脑门子冷汗。

“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种要写诗的活动了。捡现成还得担惊受怕,真是累死个人。龚自珍老先生,实在对不起了。若是这个世界几百年后还有您的话,只能辛苦您再写些别的了。”谢凡心中默默感叹着。

席上众人皆已成诗,便有一个刘家下人将后续完成的诗作一一朗诵出来。再由众人点评。

那刘家下人生得相貌俊秀,此时朗读诗歌亦是一口流利官话,字正腔圆,吐词清晰,清脆悦耳。谢凡又不由得感叹,大户人家下人也是不同凡响。

想想自家三人:福顺倒是识得些字,也学会了北方官话,可惜大饼脸蒜头鼻,还有暗疮,实在相貌平平。

顾三郎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也伶俐勤快讨人喜欢,可是文化不多,大字也不识得几个。

至于尤厨子,热心爱张罗,人是真不错,可惜性子咋咋呼呼,举止不够文雅还没文化。

谢凡其实听不太明白诗歌好坏,听众人诗作时,只是随大流喝彩叫好。脑筋却是完全放空,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大户人家果然不一样,我家人都比不上刘家人,哎。”

可是忽然想到,无论是出身、才华还是长相,自己也是万万比不上刘放。顿时又有几分释然:“何必与人比较自寻烦恼呢。总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最重要一家人过得平安快活就好。”

接着便念到谢凡所作诗句:“满袖清香白玉芽,风寒黄蕊映霜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念诗的刘家人刚一念完,刘放与众人便鼓掌叫好起来。

谢凡见众人鼓掌,正想也拍拍手。却忽然反应过来,这正是自己所写诗词。两手刚刚举起,又假装若无其事,堪堪放下。

只听刘放说道:“前两句中规中矩。但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却是精妙。别有一番潇洒豪迈气概,不落窠臼,远胜寻常惜春怜花诗词。”

又有众人交口夸赞,诗歌“立意高远”,谢凡“深藏不露”等等。

因为落红两句为谢凡原封不动抄袭而得,所以众人这一番表扬,倒是让谢凡怪不好意思起来。

又感叹刘放着实眼光独到:“刘放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前两句不行。当然不行,毕竟是我胡编的。后两句才是人家龚自珍的原装作品。”

接着刘放又叫家人将此诗歌送到内宅,请自己夫人鉴赏。片刻后,刘家人又端上一坛剑南春酒送于谢凡。口称是夫人读过谢相公诗作,实在欣赏,聊赠薄礼,以示敬意。

谢凡顿时满脸通红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接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