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之发家致富靠科举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旁的举子考完三卷,却多有集会宴饮。更有放浪不羁的,甚至日日狎妓冶游,招摇过市。常解元一众江南举子也有些恃才傲物,举止张扬起来。

正在放榜之前,却传出了会试舞弊传闻,震惊朝野,闹得沸沸扬扬。

先是给事中钟旭日,上奏会试副主考方敏向南直隶乡试解元常幸以及十一名应天府和苏州府举子泄题。所说正是正月初三那日,十二位南方举人在高长德府上得了方敏指点文章。

坊间流传众人那日所作习作之中,便有正经会试题目。

给事中官阶只有七品,在北京城里是个微末小官。却负责监督官员,又能风闻奏事。所以此事果然引起轩然大波。

科举舞弊自然为重案要案,哪怕方敏素来颇得圣眷,又是帝师高长德门生。天子也不得不下令严查。

皇帝先是命主考陶东阳独阅试卷,将副主考方敏排除在外。

其次,又迫于压力,将方敏连同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举人一道,投下了锦衣卫诏狱接受调查。

不知是一众举子在诏狱里受不住酷刑,屈打成招,或者泄题确有其事。虽然没有铁证,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举人也都招认了,接着便被革去功名,贬为庶民。

方敏出狱后,更被勒令致仕,不久后郁郁而终,但被朝廷追赠了礼部尚书。

此为后话,只说本科会试。共有三千多名举人参加,三百人中式。

在常解元等十二人被革去功名之前,谢凡位列南榜第一百七十七名,或许能取中乙榜。

偏偏遇到舞弊大案。谢凡依次递补上前,刚好成为南榜第一百六十五名。

注释:

会试搜检严格参考书籍明代沈德符所着《万历野获编》,题目参考明代建文二年会试题目。

舞弊案参考明孝宗年间唐伯虎舞弊案。

第67章中式进士

会试按照南北中三卷录取。每一百人中,南卷取五十五人。因此谢凡作为南榜第一百六十五名,刚好是南榜最后一名。

但是因为南榜包括: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广东,以及南直隶应天、松江、苏州、常州、徽州、池州、扬州、镇江、太平、淮安、宁国和广德州。

南榜基本涵盖了大明全境两京十三省中最富裕繁华之地。毫不夸张地说,南榜地区举子的整体实力确实过了其余两榜举子。

谢凡在南榜是最末一名,但是在己未科会试全部三百名中式举子中,谢凡则是第二百八十三名。

二月二十八日辰时正式放榜,一般来说参考举子天不亮便会早早起来,去礼部门口等候放榜。但是谢凡却没打算如此,因为他觉得结果既然已经定下,无论自己早去晚去,结果都是一样。

北京城春天老是刮大风,去礼部衙门门口等着,吹着风傻站着实在没意思。

“春眠不觉晓”。这几日正是春困,谢凡心想:“不如睡饱了再去看榜,精神状态好一点,才能更好地接受现实。”

他心里对于会试中式并未抱着太大希望。谢凡心中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能在乙榜榜上有名,便是名副其实了。

谢凡已经开始盘算着要去做个县学教谕。若是能去浙江或者江西,这样文风昌盛之地最好,实在不行去广东也是很好。

此时读书人,尤其是出身江南富庶之地的读书人,往往嫌弃岭南遥远偏僻,不愿远赴广东为官。而谢凡因为前世观念,将广东视为“沿海达地区”,心中并无反感。

更加之前日又听房师孙大人介绍家乡风俗。此时广东已有西洋夷人乘船前来贸易,带来不少稀奇玩意儿。更要紧此时岭南地区相对北方和江南,实在“不甚开化”。当地女子往往不裹小脚,甚至常常抛头露面,男女婚嫁也颇有几分自由。

谢凡听后,不禁心向往之。想着自己若是去了广东任职,说不定能邂逅一位身体健康、外向活泼的岭南佳人,美美完成终身大事。

这样一番畅想,谢凡对于会试落第的失望之情,便以消减了大半。于是二月二十七日晚上,谢凡睡前照例躺着畅想了一番未来,便安心闭眼睡觉。

正当谢凡睡得香甜,忽然听得福顺大呼小叫将他吵醒:“少爷中了,中了。少爷中了贡士!”

谢凡听了却是不曾起来,只翻过身去,继续睡觉。

他心中暗想:“今儿怎么做梦了,梦里福顺还是这么咋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