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如今这汴京城,看似太平,实则龙蛇混杂,各方势力的眼线不知凡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荣安心中凛然,知道晏执礼指的是金国使者、蔡京、童贯,乃至其他可能存在的势力。
皇帝这次出行,就如同一条金龙游入了暗礁密布的浅滩,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师父放心,我晓得轻重。”
送走晏执礼,荣安独自在值房内踱步。
调查赵良嗣和海上之盟的事情不得不暂时搁置。
眼下,护卫皇帝微服私访成了压倒一切的要任务。
她仔细检查了自身的装备。官袍之下,是便于行动的紧身衣物,藏着几样皇城司标配的防身短刃、含沙射影和一些暗器。她调动内力,感受着身体的状态,确保处于最佳。大脑则开始飞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策略——街头骚乱、地痞寻衅、意外冲撞、甚至……有预谋的刺杀!
她回想起高俅宴会上王公子那阴鸷的眼神,童贯心腹刘义庆的警告,还有那个与李畴关系诡异、实力恐怖的易容人……这些人,或者他们背后的势力,是否已经得知了皇帝出宫的消息?今夜的李师师小院,是否会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漩涡中心?
更重要的是,她能否在这次任务中,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观察到皇帝对当前时局的真实态度?能否捕捉到一些关于海上之盟、关于朝局动向的蛛丝马迹?
夜幕,在她紧张而周密的准备中,缓缓降临。
酉时末,宫城一处偏僻的角门悄然开启。
几道身影融入夜色,为的是一位身着锦缎常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虽作富商打扮,但那久居人上的气度却难以完全掩盖。
正是宋徽宗赵佶。
他身边跟着两名低眉顺目的内侍,而晏执礼和荣安,则如同影子般,一左一右,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皇帝看了一眼笼罩在万家灯火下的汴京街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轻轻说了一句。
“走吧。”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汇入了汴京繁华而迷离的夜色之中。
荣安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感官提升到极致,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她知道,今夜,注定不会平静。
夜色下的汴京,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一层朦胧而暧昧的纱衣。
灯火如星,点缀着勾栏瓦舍,酒肆茶楼依旧传出隐隐的丝竹与欢笑,但街道上的行人已稀疏了许多。
荣安与晏执礼一左一右,如同两道无声的影子,护卫着那位身着锦袍的“赵大官人”穿行在街巷之中。
皇帝赵佶步履看似悠闲,目光却不时掠过街边的店铺、往来的百姓,甚至墙角蜷缩的乞丐,眼神中带着一种好奇、审视,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疏离。他久居深宫,所见皆是雕梁画栋、歌舞升平,这般真切而复杂的市井气息,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荣安全神贯注,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任何靠近的行人,任何异常的声响,都会引起她高度的警惕。她注意到远处有几个看似普通的货郎或行人,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动作协调,眼神锐利,想必就是晏执礼提到的便装禁军高手。
令她有些意外的是,皇帝出宫后的第一站,并非直接前往李师师所在的镇安坊,而是拐入了一条相对安静、多是书画古籍店铺的街道。
更让她心头一跳的是,皇帝在一家已然打烊、门板上了大半的书肆前停下了脚步。
店门上方,一块崭新的匾额在檐下灯笼的映照下,清晰可见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山河无恙”!
荣安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
这不是她之前卖画册的那家店吗?那家原本不起眼的小书肆,什么时候改名叫这个了?
那老掌柜……真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生意人!
这是直接把她这摇钱树的笔名当成店招了啊!
这个时代有版权意识吗?
她脑海里瞬间闪过这个有点荒谬的念头。大概率是没有的,笔名被商家利用来招揽顾客,在这年头恐怕再正常不过。但她此刻只觉得一阵尴尬和心虚,尤其还是当着当今天子的面!
要是让皇帝知道,她是真正的“山河无恙”私下里的“大作”是那些描绘男女欢好、细节逼真的春宫图,还成了这家书肆的招牌……那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可是皇帝……来这种地方干嘛?难道九五之尊也有这种……雅好?
荣安心里泛着嘀咕,不禁想到第一次见到皇帝时那本疑似她的画册,她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晏执礼上前,有节奏地轻轻叩响了剩余的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