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商朝当暴君免费阅 > 第149章 引动(第1页)

第149章 引动(第1页)

在公子受的血脉与陨石能量共鸣,引动“河图洛书”的古老投影浮现于密室之后,他与永宁的争执暂歇,两人的心神都被这上古传说中的神物所震慑。

随着公子受的精神力尝试性地触及那两团浩瀚的能量信息体,一段被岁月尘封、关乎华夏文明源头的宏大历史,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

两人的“视野”最先被拉回至距今约数千年前,也就是后世现代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在那片属于仰韶文化的星空下,先民们用蚌壳在墓穴中精心摆塑出龙与虎的图案。这并非简单的装饰,其布局精准对应了苍龙与白虎两大星宿,展现了先民对天象的早期观测与理解。

在永宁看来,这蚌壳龙虎所代表的星象知识,正是后世“河图”体系中“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文观念的古老雏形,是先民“观象于天”的最初实践。

时光流转,画面聚焦到距今安徽含山凌家滩。一位工匠精心雕琢着一套玉龟和玉版。玉龟的背甲与腹甲可以开合,出土时,那块刻有神秘纹路的玉版正夹在龟甲之中。玉版中央刻有同心圆,圆内核心是着名的八角星纹,内外圆之间以直线准确分割为八等份,大圆外还有四个箭头,指向玉版的四角。

这套玉龟玉版组合所呈现的八方、八节概念,以及“龟负书”的形态,与“洛书”强调方位、空间与制度的传说高度吻合。有学者认为,这极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用具,也是“洛书”的一种早期象征形式。

与此同时,在陕西华县元君庙的仰韶文化遗存中,陶器上出现了由个小圆圈组成的特定图案。这个数字与后世总结的“河图”中至o的数字之和完全一致。这些考古现,仿佛历史的碎片,向人揭示了“河图洛书”并非凭空而来的神话,其核心思想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深深植根于先民对自然、天文、数理的长期观察与思考。

接着被引向河洛交汇的圣地——河南省巩义市一带的“洛汭”地区。

这里是传说中“河图洛书”献于圣王之地。

相传,伏羲氏在治理天下时,于黄河边的孟津区域,看到有龙马负图跃出河水。龙马身上的图案,被伏羲记录下来,即为“河图”。伏羲据此感悟,创制了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哲学之门。

到了大禹时代,他为了治理肆虐的洪水,苦心孤诣。在洛河畔的洛宁地区,有神龟负书浮出洛水。龟甲上的纹理,被称为“洛书”。大禹从“洛书”中领悟到治国安邦的九类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成功平定了水患,并奠定了国家的治理框架。

这两个传说,将“河图”与伏羲、八卦关联,“洛书”与大禹、九畴结合,使得“河图洛书”从此成为圣王受命于天、创立文明的象征。

永宁进一步感受到,“河图洛书”的内涵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丰富。

在《尚书·顾命》篇中,“河图”与美玉并列,被视为珍贵的玉质宝物。孔子在《论语》中则慨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此时“河图洛书”已成为天下有道、圣王受命的祥瑞。

到了汉代,经学家们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理论整合。刘歆等人明确提出“河图”即八卦,“洛书”即《洪范》九畴。自此,“河图洛书”不仅被视为祥瑞,更被正式确立为《周易》和《尚书·洪范篇》这两部核心经典的哲学源头。尽管此说有一定构建成分,但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其在儒学中的崇高地位。

东汉时期,随着谶纬之学盛行,出现了大量托名《河图》《洛书》的纬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占星、地理、预言等,为其增添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永宁最后“看到”的,是如今人们所熟知的“河图洛书”黑白点阵图式的诞生。这一过程主要完成于北宋时期。

北宋初年的道士陈抟被认为是公开传授“河图”、“洛书”等易图的关键人物。

学者刘牧在其着作《易数钩隐图》中,次明确绘制并阐述了以黑白点为特征的“河图洛书”图样,但当时他称“九数图”为“河图”,“十数图”为“洛书”。

此后,经过李觏、朱熹等理学大家的辨析与推崇,最终确立了“十数图”为河图,“九数图”为洛书的范式,并收录于朱熹所着的《周易本义》卷。自此,这两个深邃的图式凭借理学的权威而广泛流传,成为后世研究“河图洛书”的基础。

……

景象渐渐消散,永宁的意识回归密室,心神仍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她得以窥见这跨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她意识到,不仅是在中原,在凌家滩、双槐树等众多遗址的考古现,都在不断为“河图洛书”的传说提供着古老的背景注脚。这些深埋地下的实物,与流传千年的文献记载相互碰撞,共同指向一个核心——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带,而“河图洛书”正是诞生于此的、关于宇宙和社会的智慧结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不清楚公子受看到的是否跟她一样,她为了更清晰地梳理这段脉络,在心中默默整理。

新石器时代萌芽时期,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天象、凌家滩玉龟玉版八方、元君庙陶器圆圈图案数理。

上古传说圣王受命,伏羲得“河图”画八卦是在现代的河南孟津,大禹得“洛书”演九畴在现代的河南洛宁。

先秦至汉,文献诠释《尚书》视为宝物,《论语》作为祥瑞,汉代将之与八卦、九畴结合,确立为经典源头。

宋代以降图式定型,经陈抟、刘牧传图,朱熹最终确立“十数河图、九数洛书”的黑白点阵图式。

密室之中,幽光渐稳。

永宁这才明白,“河图洛书”所承载的,远不止于占卜或术数,它是先民探索宇宙秩序的勇敢尝试,是理解天地人关系的哲学基石,是华夏文明于源头处,对“规则”最初的理解与敬畏,也是最富想象力的叩问。

“原来……吾殷商所承,乃至这天下所依之礼乐文明,其源皆在于此……”

公子受喃喃自语,眼中的迷茫与愤怒已被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所取代。

他看到的则是到商以前的脉络,亦是跨越千年的文明烙印。

他第一次站在如此宏大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肩负的责任。

永宁意识到,自己所要对抗与理解的“天命规则”,其具象化的呈现,或许便是这“河图洛书”所演绎的宇宙律动。而要改变那既定的命运轨迹,钥匙,或许也正藏在这源头的智慧之中。

喜欢我在商朝当贞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商朝当贞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