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芙和他交流就没有一刻是不心累的:“倒卖文物要坐牢的!”
她嘻嘻哈哈地凑热闹,在亲近的人面前展现出不轻易露面的灵动:“到时候隔着铁栅栏,我还可以给你送送饭。”
景逸悠悠地说:“行啊。”
“记得多带水煮鱼,实在没有红烧小排也能凑合吃。”
“美的你”,童之芙很冷冰冰地破碎他的幻想,“给你带一盆水煮花生,让你天天吃素。”
景逸:“天天吃素也认了,是你来送就行。”
“……”
几十分钟说长不长,走马观花地转一圈时间也就消耗地差不多。
回程车上,童之芙被一股浓烈的不舍情绪裹挟。
如果可以,她想泡在这里睡上几天,不用回学校,不用回家,甚至想以博物馆为历史的穿越之门,逃避现实生活的种种难题。
可惜美梦终有醒来之日。
两人双双坐在後排,景逸问:“想好读後感怎麽写了吗?”
童之芙慢吞吞地啊了声,惹的景逸无奈地笑一下:“刚带你忙活一场,没受点啓发?”
童之芙:“什麽啓发?”
景逸问她:“你的读後感原本打算怎麽写?”
提到这个,童之芙有气无力:“就书上内容的概括总结吧。”
说到这儿,景逸擡眼,不慌不忙地和她仔细说:“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多少东西,概括总结下来一篇读後感的篇幅能罗列多少,你看的那本已经是很简洁的。”
他说:“不如找个切入的小点,谈谈感想。”
童之芙陷入沉思:“具体一点呢?”
“比如——就拿瓷器来说,先用历史上瓷器的发展脉络做引入,主体谈手艺人的匠心和创新,再升华到我们学习上的态度?”
被他一点拨,童之芙整个人茅塞顿开。
从前始终被框定在某个固定壳子里的思路,如今终于有跳出来思考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可能。
虽然不想承认,但难题迎刃而解还是令童之芙倍感太激动:“景逸!你好聪明!”
被夸奖的人声音悠长:“别太崇拜。”
“……”论如何只用一句话,浇灭她的感激热情。
不过童之芙还是很佩服他的。
景逸很像一个看似不正经但充满大智慧的军师,他能懂得童之芙全部难处,不动声色地以独到见解托举和引导,坚定不移地托起她时常低落的情绪。
很多年後,童之芙和室友们窝在宿舍看《绿皮书》,笔记本上跳出一段经典台词。
[Peoplewhoknowyougiveyouthewholeworld。]
(懂你的人,能给你全世界。)
室友笑眯眯地挽她的手,附耳轻语:“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呀。”
童之芙说:“我也是。”
没人知道,这个瞬间她内心一闪而过惦念的,是曾经于她而言恍如军师般的少年——
无需三顾茅庐,专为她所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