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细雨微风岸全诗原文 > 第12章 灯火阑珊处(第1页)

第12章 灯火阑珊处(第1页)

苏晴被困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焦灼里。陈武桢的沉默像一堵柔软的墙,将她隔绝在外。他没有质问,没有抱怨,甚至连一个试探的信息都没有。这种彻底的静默,比任何指责都更让她心慌。她几次点开与他的对话框,输入又删除,道歉显得虚伪,解释更是苍白。她意识到,自己那点小心翼翼的愧疚,在陈武桢决绝的冷静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可笑。

与此同时,章从良那边的消息也明显稀疏下来。以往每晚例行的电话变成了隔三差五的简短问候,热情迅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礼貌的疏离。他依旧会分享北京的生活碎片,但关于未来,关于“我们”,他绝口不提。苏晴敏感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试图像过去一样用俏皮话活跃气氛,回应她的却往往是章从良带着一丝疲惫的敷衍。那个在齐阳夜色中拥吻她、许诺“常来看你”的男人,仿佛随着北上的列车,一同消失在了迷雾里。

两种沉默,从两个方向挤压着苏晴。一种是无言的失望,另一种是渐行渐远的冷却。她像站在一片正在分裂的冰面上,脚下是冰冷的虚无,无论望向哪一边,都看不到坚实的彼岸。她终于开始被迫正视那个一直逃避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

在北京,章从良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内心清算。姐姐的介绍并非空谈,他确实去见了一位“条件合适”的北京姑娘。对方家境优渥,举止得体,谈吐间透露出的眼界和资源,是苏晴难以企及的。那次约会谈不上多么心动,但却异常“舒适”。他们聊起北京的房价、学区、职业展,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仿佛一条早已铺就的康庄大道。

对比之下,与苏晴的未来则显得模糊而艰辛。异地恋的相思之苦、两个城市展水平的差异、安家立业的巨大成本……这些现实问题像一道道冰冷的算术题,答案都指向极高的成本和不确定的收益。他对苏晴的感情是真的,但那感情,在庞大而坚硬的现实面前,仿佛一杯需要精心呵护的温水,太容易冷却,也太容易被倾覆。

他给苏晴信息的频率越来越低。不是因为不想念,而是每次联系,都会加剧他内心的矛盾。他现自己无法再给出任何承诺,甚至连温暖的言语都变得吝啬。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理智占据了上风。他开始用工作填满所有时间,试图用忙碌麻痹自己那一点点源于背叛初心的不安。在他的未来蓝图上,那个属于苏晴的位置,正在被悄无声息地擦去,替换上更符合“现实利益”的规划。

……

陈武桢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常态。他认真工作,按时健身,周末偶尔和朋友小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那颗曾为苏晴剧烈跳动的心,仿佛被一层坚韧的薄膜包裹了起来,变得冷静而疏离。

他想着不再刻意关注苏晴的动向,可忍不住想从侧面打听,通过朱静偶尔的只言片语,他也能拼凑出一些信息:苏晴最近情绪低落。得知这些,他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生出一种淡淡的悲悯。他看清了苏晴的困境,也看透了自己的局限。他给不了章从良所能提供的浪漫与刺激,而他所能提供的安稳,在苏晴尚未定性的心里,或许也并非选。

这种悲悯之感,像初冬的薄雾,清冷地弥漫在心头,却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一股不甘心的暗流,悄然冲蚀着那层试图自我保护的薄膜。

“难道,就这么算了?”一个声音在心底固执地响起。

几个星期的沉默和挣扎,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一种被迫的停顿和自我保护。如今,最初的剧痛过去,理智稍稍回笼,那股被压抑下去的、对苏晴本身的喜欢和渴望,又开始隐隐躁动。

他反复咀嚼着朱静的话——“苏晴最近情绪低落”。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她和章从良之间并非一帆风顺,说明她并非如他之前所想的那般,全然沉浸在另一段幸福中。这个认知,像一丝微光,照进了他原本以为已经彻底封闭的心房。

“我甚至,还没有正儿八经地、明确地告诉过她我的心意。”陈武桢猛然意识到这一点。之前的靠近、示好、准备晚餐,都是一种迂回的表达,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却从未有过一次旗帜鲜明的表白。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等待关系“水到渠成”,却忽略了,有时候,明确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和界限。

一种强烈的悔恨涌上心头,但这一次,不是针对苏晴,而是针对过去的自己。他想起了柳晴雯,那个曾经让他心动却最终失之交臂的女孩。那时的他,同样是因为怯懦,因为害怕被拒绝,将一份好感憋在心里,直到它无疾而终,成了青春里一道模糊的遗憾。那种在不明不白中失去的感觉,比明确的拒绝更让人懊丧。

“不能再这样了。”陈武桢握紧了拳头,指尖陷入掌心,带来一丝清晰的痛感。这痛感让他更加清醒。“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逃避和沉默,看似是保护自尊,实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懦弱。因为害怕失败,所以连尝试的勇气都失去了。这真的是他陈武桢想要的吗?在一段可能开始的感情面前,做一个连心意都不敢表明的逃兵?

不。绝不。

一股久违的、带着破釜沉舟意味的勇气,从他心底升腾起来。他不再满足于那种模糊的、可以被随意解读的“靠近”。他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哪怕是“不”。即使最终的结果依旧是拒绝,那也要是苏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来的“不”。这样,他才能彻底死心,才能对自己有个交代,才能无愧于这份真诚投入过的感情。“即使放弃,也得是苏晴明确拒绝以后!”这个念头变得无比坚定。

他不想再活在猜测和等待里。他要亲手去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成败在此一举,但无论如何,他需要这场“仪式”来厘清一切,来终结内心的拉扯。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犹豫和不安都排出体外。他转身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手中的笔尖因为决心而微微颤抖,却又异常坚定地落下:

“懦弱,是保护不了任何珍贵之物的,只会留下遗憾。对柳晴雯如是,对苏晴,绝不能重蹈覆辙。”

“等待‘水到渠成’,不如自己开凿河道。我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是猜测,不是敷衍。”

“行动。当面告诉她。不怕被拒绝,只怕不明不白地错过。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这段可能的感情的尊重。”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感觉心胸豁然开朗。之前的阴郁和迷茫被一种清晰的目标感所取代。虽然前路未知,甚至很可能依旧是碰壁,但这一次,他决定不再退缩。他要主动走向那个结果,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审判。陈武桢,决定不再懦弱。他要为自己,也为这份尚未正式开始就可能结束的感情,进行一次郑重的、正式的表白。

……

夜晚,苏晴独自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齐阳的万家灯火。手机屏幕暗着,无论是陈武桢还是章从良,都没有新的消息。章从良的冷淡已如北京的雾霾般清晰可见,而陈武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问好。

她似乎同时失去了两种可能性的幻觉,被孤零零地抛回现实。巨大的空虚和懊悔席卷了她。她终于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所谓的“犹豫不决”,本质上是一种贪婪和怯懦,既想要童话般的爱情,又舍不得触手可及的温暖,最终却可能什么都抓不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