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细雨微风岸这首诗 > 第34章 鱼书暗度织情愫柳月朦胧两处猜(第1页)

第34章 鱼书暗度织情愫柳月朦胧两处猜(第1页)

时光飞逝,转眼间高一下学期已近尾声。对陈武桢而言,这个学期过得既充实又美好。

在学业方面,陈武桢保持着稳定的成绩表现,各科成绩都维持在班级前列。但最令他感到欣喜的,是与柳晴雯持续的书信往来。这些带着淡淡墨香的信笺,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们保持着几乎每周都有来信的频率,字里行间流露着青春期特有的情愫。这种交流虽未明确恋爱关系,却蕴含着朦胧而美好的情感。有时为某个话题争论,有时分享生活点滴,字字句句都让陈武桢反复品读。

上个学期中曾有过一次小小的。那次因为对于彼此身份界定看法不同,两人的通信中断了十余天。但正是这次短暂的分离,让重逢后的书信更显珍贵。柳晴雯的笔触变得愈温柔,字迹间流露着知己般的关怀。

陈武桢常常在晚自习后,等着大多数同学都离开教室,他又拿出柳晴雯的来信细细品读。他想象着对方写信时的神情,揣摩着字句间的深意。特别是最近信中提到的暑假安排,更让他心生期待。也许,这个夏天会有不一样的相遇?

陈武桢对柳晴雯的来信总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期待和解读。每当收到她的信,他都会反复阅读,试图从字里行间捕捉到更深层的含义——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他也能咀嚼出不一样的意味。

陈武桢常常想象柳晴雯收到他的信时的样子:

她会不会在课间悄悄从书包里取出信封,嘴角微微上扬?

会不会在晚自习结束后,独自坐在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指尖轻轻划过信纸的边缘?

她读信时,会不会因为某句话而抿嘴一笑,或者因为某个话题而陷入短暂的沉思?

他甚至幻想,她会不会把信藏在某个特别的地方,比如日记本的夹层,或者枕头底下——就像他自己做的那样。

柳晴雯在最近的信里提到,暑假期间她会在学校补课。这个看似随意的信息,却让陈武桢心跳加:

“她是不是在暗示我?”他忍不住想,“如果她只是随口一提,为什么偏偏要告诉我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她希望我去找她吗?”他开始盘算,如果自己真的出现在她的学校门口,她会是什么反应?惊讶?害羞?还是……欣喜?

“她会不会已经和同学提起过我?”这个念头让他既兴奋又紧张,他甚至想象柳晴雯的朋友们可能会偷偷打量他,然后在她耳边窃窃私语。

柳晴雯在信中说,希望暑假能和他“分享一些开心的事”。这个表述让陈武桢浮想联翩:

“分享什么?是和家人有关的事吗?”他猜测,她或许会邀请他去家里做客,甚至介绍他认识她的父母。这个念头让他既期待又忐忑——如果真见了家长,他该穿什么?该说什么?

“还是说,她想和我单独见面?”他幻想着两人或许能在某个夏日的傍晚,沿着河堤散步,聊着未来的计划,或者只是安静地听着蝉鸣。

“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期待更进一步的关系?”这个想法让他胸口热,但他又不敢确定,只能一遍遍重读她的信,试图找到更明确的“证据”。

那段时间的“断联”曾让他焦虑不已,但恢复通信后,柳晴雯的语气似乎更温柔了,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种“知心姐姐”般的关切。这种变化让陈武桢既困惑又窃喜:

“她是不是也在意我的感受?”他想起她最近的信里多了些安慰和鼓励的话,甚至偶尔会调侃他的小情绪,这让他觉得,自己在她心里或许已经不仅仅是“普通同学”了。

“她是不是在试探我的态度?”有时候,她会在信里提到其他男生的名字,但语气平淡;而提到他时,却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忍不住想,这是不是她故意在观察他的反应?

甜蜜的煎熬这些幻想和猜测,让陈武桢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雀跃,时而忐忑。他知道,自己可能过度解读了她的每一句话,但他就是控制不住——青春期的喜欢,不就是这样吗?既想靠近,又怕唐突;既想确认对方的心意,又怕打破现有的美好。

他只能把这一切藏在心里,继续用文字和她交流,在每一封信里小心翼翼地埋下自己的期待,等待她的回应。

……

陈武桢深知柳晴雯信中所言的“他”,便是那整日无所事事的秦靖涛。秦靖涛初中毕业后便闲赋在家,整日不是与镇上的社会青年厮混,就是呼朋引伴去飙车、钓鱼,亦或沉迷于上网游戏、看片。然而秦靖涛对柳晴雯的喜欢,可谓是纯粹至极,这一点陈武桢再清楚不过。

然而,陈武桢却从未将此事告知柳晴雯,就连秦靖涛曾多次恳请自己暗中保护柳晴雯,他也缄口不言。陈武桢实在不知该如何启齿,更不愿让柳晴雯知晓竟有他人如此真挚地喜欢着她。尤其是上次陈武桢与秦靖涛的不期而遇,秦靖涛更是鼓励陈武桢勇敢地去追求柳晴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武桢至今都记得那个场景。夏日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秦靖涛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却又塞了回去:我这种人配不上她,我知道。但你能不能多照顾她一些?不知道她最近是否还被其他人纠缠。

陈武桢至今记得秦靖涛说这话时的表情——那种混合着自卑与执着的复杂神情,与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模样判若两人。

去追她吧。秦靖涛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陈武桢从未听过的释然,我看得出来,你也有点喜欢她。他转动油门,动机的轰鸣淹没了后半句话,但陈武桢清楚地读懂了那个口型:你比我更适合她。

尽管陈武桢并未明确表态,但他的内心早已笃定,自己也要如秦靖涛那般,真诚而纯粹地去喜欢柳晴雯,给予她最美好的一切,为她的现在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柳晴雯如今是一名高中学生,那么,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无疑是学习,是两年后的高考。倘若自己的存在和行为影响到柳晴雯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她那美好的未来,那么陈武桢也能够如秦靖涛一般,毅然决然地主动退出,竭尽全力地去托举她。

喜欢一个人,就应当给予她最契合、最美好的未来。倘若自己成为了柳晴雯美好未来的绊脚石,陈武桢也会狠下心来将自己舍弃,因为柳晴雯的未来可以没有陈武桢,但必须要有美好与幸福。

陈武桢不知道如何去评判秦靖涛现在的生活方式,或许那也是他不想,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正如陈武桢自己不得不默默接受并忍受自己身染病的这件事。人生就是不完美的,正如柳晴雯在信里说的:“也许,世界的颜色就是黑色与白色组成。就如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我们不可能组织。让我们尽可能生活在白色里,世界本就如此,倾斜的只是自己的逻辑。”

寂寞的人,单纯却依旧。这是否就是柳晴雯想要传达给陈武桢的暗示呢?陈武桢暗自思忖着,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

他不禁开始琢磨,柳晴雯是否在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他,即使身处寂寞之中,她的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又或者说,她只为陈武桢而单纯地守候着,等待着他的出现或是一封书信,只有这样,她才能稍稍缓解内心的寂寞。除了陈武桢,其他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