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台风眼
台风"梅花"在太平洋生成时,共生之塔项目刚完成基坑支护。
气象预报显示,台风路径直指本市,48小时後登陆,风力最高可达14级。而项目基坑深度18
米,处于台风暴雨高风险区。
许明霜在项目部紧急会议上,提出加固方案:"基坑东侧采用增设锚索,西侧加支护桩,南侧用
钢板桩封闭,北侧……"
"北侧是软土层。"周正严的秘书打断她,"按许工的悬挑设计,北侧荷载本来就大,再加钢板桩,
会不会影响主体结构?"这话听起来专业,实则挖坑——如果北侧出问题,责任全在许明霜的"悬挑设计"上。
林晚星皱眉:"北侧软土层,招标文件里没写。"
"写了,在附件三。"秘书翻出文件,"林总监,您不会没看吧?"附件三是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落款日期是两个月前——正是许明霜"自我封闭"那七天。报告是
周正严找人做的,当时没及时送达项目部,现在拿出来,就是要把"未告知风险"的责任,推到
林晚星身上。
"我确实没收到。"林晚星声音冷硬。
"那就是项目部内部沟通问题。"秘书微笑,"周院说了,台风季,安全第一。他建议,基坑回填,
等台风过了再挖。"回填?那意味着一个月工期白费,损失上千万。更重要的是,共生之塔的所有设计,都是基于
这个18米基坑的深度。填了再挖,结构受力全变,等于重做。
"不能回填。"许明霜拍桌,"我有把握,北侧能顶住。"
"把握?"秘书反问,"依据是您父亲那篇没发表的论文?"会议室死寂。
会後,许明霜独自去了北侧基坑。
软土层像豆腐,脚踩上去,能陷到脚踝。她蹲下来,用手挖了一捧土,捏了捏,又闻了闻。
不是软土,是被人换过的填土——原本应该加固的黏土层,被换成了松散的粉砂,遇水即塌。
有人动了手脚。
她掏出手机拍照,刚要传给□□,信号断了。北侧基坑深处,信号屏蔽器在无声工作。
她擡头,看见基坑边缘站着周正严。
"许工,发现问题了?"他居高临下,"发现问题就好。及时止损,回填还来得及。"
"是您换的土。"许明霜陈述,不是疑问。
"是我。"周正严承认得坦荡,"我要让你知道,你的设计,建立在沙子上。不,建立在谎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