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指挥使明白其中的意思。
周麒向曾指挥使伸手示意,让他把耳朵伸过去。
曾指挥使赶紧走上前把脸凑过去。
周麒用手在屏风上点了点,轻声说:“当今天子虽年幼,却十分有主见。先帝用过的一些老物件,他用着不习惯,还是自己从小用的好,看着顺眼丶用着顺手,尤其是先帝比较看中的,说不定哪天就让当今陛下给换成新的了。还听说如今德保很受重用。”
曾指挥使离京多年,这京城上的风云变幻他一直有所耳闻,如今新天子刚登基没多久,这朝堂上的瞬息万变不是他能揣测的。
但如今周麒悄声点明,那这些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曾指挥使点点头,明白这其中的门道,深吸一口气说:“我明白了,多谢点拨。”
礼部告知觐见天子的日子已经到了。
谭指挥使很谨慎地告诉荀无恙:“跟在我身後,别乱跑丶别乱动。进了大殿,别东张西望的,一定要低头,千万不要随意擡头盯着陛下看。”
“是。”荀无恙点头遵从指示。
所有官员低头丶弯腰,快步进入大殿内
各地官员身穿朝服,按品级找到自己的位置,静静站着等待,周围鸦雀无声。
当新天子升座时,在鸿胪寺官员的唱礼下,文武百官跪拜并“山呼万岁”。
随着太监一声“平身”,文武百官全部站立好,垂目不敢直视。
荀无恙身穿五品官服站在谭指挥使身後。
在成百上千的官员中,他是其中一个。
所有人低头垂目,不敢直视天子。
他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前方官员的背影。
按品级,他所站的几乎是最後方。
新皇帝大约十七八岁,坐在龙椅之上。
翻看名册时,翻看到了莱州府的功绩名册。
皇帝问:“谁是莱州府琅琊备御所千户荀无恙?”
身边太监大喊:“莱州府琅琊备御所千户荀无恙近前面圣。”
这一声在大殿内回荡。
荀无恙立刻出列,走到大殿前方在皇帝面前跪下:“臣,莱州府琅琊备御所千户荀无恙叩见陛下。”
皇帝:“起来回话。”
荀无恙叩头谢恩:“谢陛下。”
而後恭敬地站起来,站立时目光低垂,不敢直视天子龙颜。
皇帝:“朕看了你的功绩,抓获倭寇以及通倭奸商,还查获大量禁运物资,做的好,忠勇可嘉。”
荀无恙立刻恭敬而答:“陛下天恩,微臣惶恐,全仗陛下洪福,指挥使运筹帷幄,加之衆将士用命,臣方能幸不辱命。此乃臣之本分。陛下今日盛赞,微臣万不敢当。”
皇帝听完很满意,虽然年轻声音却很平稳:“不居功丶不诿过丶知进退,很好。听说你是荀将军的孙子,果然有将门之风。”
说完又对大殿上所有臣子训话:“自朕登基以来日夜思虑,所虑者,非一城一池之得失,乃是“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听起来简单,却是江山社稷之基石,真要做起来必是重若千钧。若偏一毫一厘,则谬之千里。”
说完,对荀无恙说:“你退下吧。”
荀无恙低头领命:“遵旨。”说完转身向大殿後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