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就这样,临江城之案一事终于有了着落。
接下来的几日,当朝刑部尚书“毒阎王”柳长卿亲自出马,坐镇临江,严刑逼供。这些年临江城官场掩埋的秘密终于得见天日——卖儿女丶食人肉丶换粮食丶僞赈灾……这一桩桩一件件,全部都是杀头的滔天罪行,偏偏竟发生在临江城这麽一个小小的丶声名甚至还算不错的地方。
无数百姓感慨米贵如金的不易,无数百姓控诉苛捐杂税的苦难。更有甚者,案情远远不止临江一隅。此事遍布周边州府,不少官僚利用漕运丶税赋之便贪腐赋税,像贾德裕这样偷换官仓粮食,再运至米行高价贩卖者,更是不在少数。
真乃是官官相护,官商勾结,上下沆瀣一气!
这个消息一旦传入京城,想必朝廷上下无人不惊,朝野上下无人不叹。
而这场因临江米价而起的风波,最终演变成震动朝野丶牵连数道十馀州县的“临江米案”。其影响之深远,在此後十馀年间仍为官场警示。
当然了,这是後话。
***
申时三刻,县衙内。
此时此刻,作为拥有着“重大功绩”的叶沈二人,正在厅堂内,与盛名一时的柳尚书促膝长谈。啊不,接受友好询问。
柳长卿长相并不凶神恶煞,但言行举止却不怒自威。被那双丹凤眼注视的时候,教人无端生出几分後怕之感。只能说,不愧是声名一时的“毒阎王”。
只听得刑部尚书悠悠开口:“昨晚尚书府内,百馀百姓云集相应。老夫甚是好奇,到底从何处唤来那麽多人?”
“哦。”叶昭顿了顿,“回柳大人,那夜从密道出去後,幸得陈大夫接应。陈大夫行医济世,声望甚高。晚辈与他共同联络街坊邻里,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便不胫而走。我们也再次从各处密道返回苏府。”
柳长卿便道:“原来如此。此番揭露黑幕,安定民心,两位的功绩,本官将如实上报朝廷。不知燕公子可有所求?”
“没有没有。”叶昭坦然答道,“我不过一介无业游民,一个江湖莽夫,哪里受得起这等恩惠?”
“燕公子高风亮节丶淡泊名利,实在是让老夫刮目相看啊。”柳长卿眉头一挑,语气一顿,扭头又问道,“不知沈清……”
“沈澈。”沈清淮接话道。
他一边说,还一边侧过头观察叶昭神色,见其并无异样,方才缓缓松了口气。看样子,昨日晚上,她并未听到自己当衆揭晓身世,也并不知道自己尚书令之子的身份。
柳长卿:“不知沈公子意下如何?”
沈清淮:“正如燕公子所言,匡扶正义本是我辈所为。至于朝廷封赏,乃是陛下天恩,律法定规,晚辈……不敢推辞,亦当谨守臣子本分。”
柳长卿但笑不语,片刻後缓缓开口:“沈公子胆略兼人,以你之见,除却严惩贪腐之外,当有何良策,可防微杜渐,使‘临江米案’不至重演?”
叶昭听了这话,只觉得奇了怪了,这官场大事问沈澈做什麽,总不该是要提拔他做官吧,还是说,他们二人相熟不成?
她正这麽想着,便听得身边的贵公子侃侃而谈:“依照晚辈所见,可从三处着手。其一,除却御史之外,大可设常驻审计之职,定期核对地方仓廪账实。其二,遴选贤能,县令丶仓吏之官,虽品级不高,然关系民生重大……”
叶昭听了一耳朵,听着听着只觉得有些困意,不自觉打了个哈欠。
许是叶昭飘忽神色实在有些明显,就连刑部尚书也不禁看她一眼,轻声唤道:“燕公子可是困了?”
“啊……没有没有。”
才怪。
柳长卿:“燕公子若是乏了,先行回去歇息便是。”
闻言,叶昭求之不得,馀光接收到身边耐人寻味的眼神,朝沈澈眨眨眼,顺着台阶下了:“既如此,那晚辈便先行告退,就不在此叨扰了。”
说完,便不再停留,径直出了大门。
另一边,见沈清淮紧盯着叶昭离去的背影,柳长卿紧绷的面色缓下来,也不再端着,随口说道:“我这次来此地,倒还有另一件事。”
沈清淮便问:“何事?”
“你的婚事。”柳长卿笑笑,语气一顿,“叶家已经同意与沈家退婚,这下你小子可是得偿所愿了?”
闻言,沈清淮没说什麽,但神色明显一松,转移话题问道:“如今大人既已接手此案,不知赈灾粮何时能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