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六岁小富婆免费阅读 > 第8章 柴火棍下的万言书与第一支铅笔(第2页)

第8章 柴火棍下的万言书与第一支铅笔(第2页)

比起昨天和早上那些歪扭的墨团,这一横,简直称得上“笔直”!

“好!”伊爱国忍不住低喝一声,像是看到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工程。

王秀娟和奶奶也喜笑颜开。

伊拉继续写。

“二”。

“三”。

虽然依旧稚嫩,但已经能清晰地辨认出字形。

然后,她开始尝试写“红”。左边绞丝旁,右边一个“工”。她写得很慢,笔画顺序有些混乱,右边的“工”字写得太小,挤在了一起,但终究是写出来了。

“红!”王秀娟准确地认了出来,激动地指着,“是红字!爱国,你看!”

伊爱国一个劲儿地点头,眼眶又有点湿。

伊拉抬起头,看着父母,小脸上因为用力而泛着红晕,眼睛亮得惊人。她指着本子上的“红”字,又指向报纸上一个更大的“红”字,认真地说:“一样。”

“对!一样!俺拉拉写得太好了!”伊爱国声音洪亮,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宣告全世界。

伊拉低下头,嘴角弯起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有了铅笔和纸,计划就可以加了。

整个上午,她都趴在炕上,对着那本糙纸本,一笔一划地“练习”。她不再局限于单字,开始尝试写词语。

“红薯”。

“草灰”。

“地窖”。

她写得极其“吃力”,每个词都要反复描摹很多遍,写出来的样子也是大大小小,深浅不一,时常写错,用橡皮头(她很快就掌握了它的用法)擦掉重写,把本子擦得黑乎乎一片。

这笨拙而认真的过程,全然落在王秀娟和奶奶眼里,更是坐实了她“刚刚开窍、异常刻苦”的形象。

只有伊拉自己知道,在这看似低效的重复中,她的手指正飞适应着铅笔的触感,脑海里的虚拟临摹正与现实书写快同步。那篇关于红薯防烂的草稿,正在被她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字词,反复锤炼。

午饭时,她甚至吃得心不在焉,眼睛还瞟着炕上的本子。

王秀娟又是心疼又是欣慰,连连给她夹菜:“慢点吃,吃完再写,字又跑不了。”

下午,伊爱国下地去了。王秀娟和奶奶也在忙活家务。

伊拉依旧雷打不动地“练字”。

当时钟指向下午三点多(她通过阳光位置大致判断),屋里只剩她一个人时,她翻开了本子的新一页。

深呼吸。

眼神瞬间变得专注无比。

捏紧铅笔。

然后,她开始书写。度依旧不快,甚至比之前练习时更慢,每一笔都仿佛重若千钧,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郑重。

写的,正是那篇“红薯窖藏防烂小技巧”的开头。

“红薯好吃,烂了可惜。俺们队里……”

字迹依旧稚嫩,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偶尔还有错别字(她是故意的),涂改的痕迹也不少。通篇看起来,就像一个初学写字的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照着某个范本艰难誊抄出来的东西。

但这正是她要的效果。

一篇字迹娟秀、排版工整的文章出自六岁孩子之手,是惊悚故事。而一篇充满童稚笨拙痕迹、却内容详实有用的投稿,则是一个“奇迹”,一个值得被宽容对待的“奇迹”。

她写写停停,不时揉揉眼睛,甩甩酸的小手腕,完美扮演着一个耗尽心力的小孩。

当夕阳西下,将金色的光芒洒满炕沿时,伊拉终于写完了最后一句。

“……试试看,灵不灵。”

她放下铅笔,看着那篇占据了整整一页半、满是稚嫩笔迹和涂改痕迹的“文章”,长长地、无声地吁了口气。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它寄出去了。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