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七零在大杂院杀疯了 > 第49章 知青回城扰秀芬善开导(第1页)

第49章 知青回城扰秀芬善开导(第1页)

剪刀落下一半,秀芬听见院里“砰”地一声响,像是门被狠狠甩上。她手一顿,布片还捏在左手里,右脚无意识松开了缝纫机的踏板。那声音来自孙寡妇家,平日她关门都轻手轻脚,今天这动静,透着一股压不住的火气。

她抬眼往窗外看去,孙寡妇正站在水池边,背对着院子,肩膀一抽一抽的,手里攥着块毛巾,却没动。秀芬放下剪刀,起身走到炉子边,摸了摸陶罐,里面还温着一碗红糖水,是昨晚上熬的,本打算自己喝,补补身子。

她端起碗,掀开屋门走出来,脚步放得轻。走到孙寡妇身后几步远,才开口:“桂香姐,热水还够不?我这儿刚烧开,你要用我再打点。”

孙寡妇回过头,眼睛红着,勉强笑了笑:“够了够了……让你费心。”

“天凉了,喝口热的。”秀芬把碗递过去,“我看小强这两天咳得厉害,你可不能累着。”

孙寡妇接过碗,指尖有点抖,低头喝了一口,热气熏在脸上,眼泪反倒落了下来。她没擦,就任着泪往下掉,声音哑了:“我那侄女……从东北回来了,户口还没落,只能先住我这儿。”

秀芬没接话,只轻轻“嗯”了一声。

“说是知青返城,可她啥都不会做。”孙寡妇嗓音紧,“饭不做,地不扫,嫌屋子小,嫌被子硬,连洗个脸都要我给她倒水……我一个寡妇,带着孩子过日子不容易,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她说着说着,声音低下去,又哽住了。

秀芬没劝她别哭,也没说“忍忍就过去了”这种空话。她搬了条矮凳过来,坐到孙寡妇旁边,仰头看着她:“她在外面吃了那么多年苦,突然回来,心里怕也是空落落的。换了谁,一时都难适应。”

孙寡妇低头看着手里的碗,没吭声。

“你想啊,她在农场干重活,睡冷炕,一封信寄回家要半个月。”秀芬声音不高,一句一句说得平实,“如今回来了,现家也不是从前的家,亲戚也都变了样,连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了……她能不慌?”

孙寡妇手指抠着碗沿,指节泛白。

“咱们帮她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秀芬轻轻拍了下她的手背,“可她是你亲侄女,血脉连着呢。她要是真走投无路,街道也不会让她就这么回来。不如咱们先耐下心,让她稳住神,再慢慢教她做事。”

孙寡妇终于抬起头,眼里还有泪光,但神情松了些。

“明儿我蒸点豆沙包,你带两个给她尝尝。”秀芬站起身,“就说‘秀芬嫂子说你辛苦了’——人呐,最怕没人念着好。”

第二天一早,秀芬果然蒸了一笼豆沙包。面皮暄软,豆沙是用自家炒的红豆碾碎加糖拌的,甜而不腻。她挑了两个最大的,用干净的荷叶包好,让孙寡妇捎进去。

孙寡妇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低声道了谢,转身进了屋。

中午秀芬去厨房做饭,路过孙寡妇家门口,看见那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正蹲在水池边搓衣服,动作生涩,肥皂沫溅了一身。孙寡妇站在旁边,眉头还是皱着,可到底没骂人,还伸手帮她把袖子往上挽了挽。

秀芬没多看,低头走了过去。

傍晚她又熬了锅小米粥,多煮了一碗,盛在瓷盆里,盖上小竹盖,送去孙寡妇家。开门的是那姑娘,见是秀芬,愣了一下,往后退了半步。

“多熬了一碗,不吃浪费。”秀芬把粥递过去,“趁热喝吧。”

那姑娘没接,抬头看了眼孙寡妇。

孙寡妇在屋里坐着,眼皮都没抬:“拿着。”

姑娘这才伸手接过,嘴唇动了动,小声说了句:“谢谢。”

秀芬笑了笑,转身走了。

夜里风有点大,吹得窗纸哗哗响。林建华还没回来,秀芬坐在灯下整理针线盒,把白天用过的线头剪短收好。她正想着明天要不要教孙寡妇用缝纫机改件旧衣,忽然听见外头有脚步声,接着是敲门声。

她打开门,是孙寡妇,手里拎着个粗布包袱。

“秀芬……这是她娘留下的几件旧衣,我想着,能不能请你帮忙改改?”孙寡妇声音低,“她现在穿的还是下乡时的衣裳,又旧又窄,走在街上被人笑话。”

秀芬接过包袱,打开一看,是两件半旧的褂子,一件灰布的,一件藏青的,料子还结实。

“行啊。”她点头,“我明儿就动手。你让她来试试尺寸,别怕麻烦。”

孙寡妇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只低声说了句:“她今儿晚上,把床底下那双破棉鞋给扔了。”

秀芬笑了:“那是该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