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挽长发定终身gl > 第32章 佳人 生不纳妾死不复娶(第3页)

第32章 佳人 生不纳妾死不复娶(第3页)

沈嫣并不在封芝斋,而在另一家封玉堂书局,与锦书巷隔了一条街道。

掌柜派去传话的夥计没唤来沈嫣,倒是带来了张嘉陵,还没走进门就开始嚷嚷,“我说你摆哪门子谱?上门要钱还让人来见你?走走,上车。”

“怎麽是你?”

“怎麽不能是我?沈姐姐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代她来视察,不行吗?”

一通连拖带拽,马车往上庸城外驶去。

“沈姐姐整日念叨你,比念叨我还多,陈良玉,我真挺烦你的。”张嘉陵道:“因为你空口白牙一句话,沈姐姐没日没夜地做生意挣钱。”他捂着胸口,神情痛苦,“哎哟,把我心疼的。”

“右相对你们的婚事还是不松口?”

张嘉陵惆怅不已,“老爷子门第之见太深,谈何容易!”

河芦镇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既不繁华,也不像水乡小镇那样有特色。

自从张殿成颁布迁徙令後,许多富商大贾来此定居,如今的河芦镇车马骈阗丶鼓乐齐鸣,盛况空前。

张嘉陵领她去的地方是一个二进古朴风格的院子,不大,将富商聚在河芦镇上後,朝廷对这些商贾的管控更严,不仅禁穿绫罗绸缎,也禁止他们住富丽堂皇的居所。

沈嫣得知陈良玉与张嘉陵一同回来,捂着小腹迎了出来。

“盼着你来,今日可算是来了。”

张嘉陵上前搀着,将沈嫣往屋里推,“回榻上歇着,这没外人,不用作假。”

陈良玉也是同样的意思。

沈嫣被张嘉陵搀扶着回到屋里,没有躺回榻上,只是在边缘坐着,手肘支撑榻沿,叫人擡了两箱重物来。

又支使张嘉陵,“去拿。”

张嘉陵会意,在里厢翻腾一会儿,抱了一个木盒子出来,极不情愿地给了陈良玉,还不忘撅她一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你何加焉?”

“万钟于我有大用。”陈良玉向沈嫣一揖,“多谢沈姑娘。”

沈嫣脸色有些苍白,她穿着粗布衣服,利落地梳着发,头上戴的也只是一支手工做的木簪,看得出来,做簪子的人手艺有够粗糙。

“若真如陈将军所说,世间能有一座可供女子读书的书院,届时我定要去瞧瞧。”

张嘉陵握着她的手,道:“你是大东家,你想怎麽瞧怎麽瞧。”

陈良玉却道:“书院一事,最好与沈姑娘无关。”

张嘉陵一听便跳了起来,“陈良玉,河还没过呢你就开始拆桥了?卸磨杀驴啊?要不是看在盛昌隆前期你帮过忙的份上,我都不欢迎你来。”

沈嫣拉他坐下。

陈良玉继续道:“此事,必然逃不过御史的眼睛,届时恐怕要牵连许多人。”

办一座书院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这事症结在《女论》最後一章,鼓励女子读书置业丶考取功名。读书丶置业都不值一提,主要在于“考取功名”。

这句话无疑是在动摇科举考试的根本,关乎朝局,不是小事。

沈嫣道:“既做了,又怎麽会怕受牵连呢?若是害怕,一开始我便不会答应你了。”

“沈姑娘大义。”

“我有话说。”张嘉陵逮着她们二人说话的缝隙插嘴,泼凉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的産业支柱就是农耕和缫织,工业信息时代才需要知识分子的工种。你们可能听不懂,意思就是,你们这个社会的人,只需要会种地会织布就行了,不需要那麽多读书人。也许,我是说也许可能大概,你们的想法是不是有点超前?”

陈良玉默了半晌,道:“我并非要天下人都去做读书人。只愿,能给不愿依附他人者谋出别的生存之道,在政令法度面前,能为天下女子喊一声不公。”

作者有话说:谢谢看到这里的你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