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挽长发定终身gl > 第157章 贤宁 北方有我的爱人(第4页)

第157章 贤宁 北方有我的爱人(第4页)

谢文珺刚接过传旨太监双手奉上的圣旨,转手便递给了身侧的鹄女,没再看一眼。

谢渊要给她戴高帽,把她架起来,叫她辐弼皇家体面,这“贤”字,她接下便是。

府中有客,聚在正堂。

东府章姝郡主丶钦天监监正阎天枢嫡次女阎柔丶兵部尚书盛修元之女盛予萱丶已致仕的户部尚书苏察桑之孙女苏礼衿还有其馀几位世家女皆在。

这一堂的人,是她还居在东宫懿章太子身边时,懿章太子为她选定的伴读。

而今她们已嫁作人妇,仍处名家,夫婿也俱是朝中举足轻重的文臣,是谷燮登门,以灵鹫书院山长的身份,邀她们到长公主府叙旧闲谈。

茶馀饭後,她们便纷纷表态,会尽心规劝自家大人,始终追随长公主。

宾客散後,正堂只留了衡漾丶谷燮二人。

柔嘉在庭院里与几个侍女玩辨向寻宝的游戏,几个姑娘皆是与柔嘉一般大的年岁,不知风云起,仍在玩闹。

柔嘉以一枚玉珏做彩头,叫几个姑娘猜方向,谁寻到宝物,玉珏便赏了谁。

谢文珺负手而立,背身站在窗前,听长宁卫禀报宫里与各路兵马的动向。

“皇姑姑。”

柔嘉到她面前,隔着窗框盈盈福了一礼,“皇姑姑,你也来猜一个方向。”

谢文珺眺了眺天际,轻声道:“北方。”

柔嘉又问:“为何是北方?”

谢文珺认真答复,又不像是回应柔嘉,“北方有我的爱人。”

柔嘉尚不明白何为爱人,只浅浅理解为皇姑姑十分喜爱的人。她转身朝着谢文珺所说的北面去,找出那枚玉珏,手心捧着,递到谢文珺面前。

“柔嘉也十分喜欢皇姑姑,故而,愿赠玉珏给皇姑姑,以我福禄,换得皇姑姑千秋万岁,福寿康宁。”

谢文珺与柔嘉说话时从不作威严姿态,声音软得似温水,她道:“谢谢柔嘉。”

谢文珺将玉珏系在身上,叫锦阁姑姑把公主带去了别苑。

谢文珺安插在临夏的人有了消息,言风前往临夏大营调度兵马的途中已被截杀,尸身扔在了乱葬岗,却不知通过什麽手段,仍将密令送至临夏司马程蕴手中。

临夏军已加急调度兵马粮草,昼夜不停往庸都行军。

她算到了谢渊不肯轻易立储,重伤之际,若立太子,无疑是向他自己追魂索命。待至彼时,盼着他殒命的人,便络绎不绝。

只要谢渊还理朝政,她便有万千法子逼他立储。

却没想到,最反对立储的人是皇後。

荀岘出面劝说,依然无果。陈行谦也生生挨了荀淑衡一记剑伤,是被随侍搀着回府的。

谁也说不清楚缘由,一个女子,一个母亲,竟百般阻挠自己的儿子登临太子之位。

谢文珺并未为此忧思太久,这个太子由她来立,更好。

庸都戒严,宫内蒋安东率禁军层层把控,轮番值守,南衙十六卫与北衙六军兵力旗鼓相当,若算上长宁卫,蒋安东是不敌的。奈何皇宫是最易守难攻的瓮城,高墙藏弓箭手,宫道宜车轮战,若不管不顾杀进宫去,恐怕杀到午门,还未瞧见崇政殿的大门,人马便折损过半了。

宫里宫外各自据守一方天地,只看谁的人马先入城。

临夏距庸都最近,但未必就是临夏大军先至庸都城下。

赵明钦的玄甲骑与北境的鹰头军皆是精锐骑兵,脚程快自是不必说的,战力也非寻常军士可比。至于逐东的封甲坤,能不能脱身率军赶回来还难说。岳惇的立场本就左右迟疑,摇摆不定,未必肯赌上身家起兵。

谢文珺思忖片时,道:“衡邈是个变数。”

衡漾道:“殿下,大哥向来是识时务的。若他不识,臣女愿出面劝说。”

谢文珺颔首轻点,袖袍下的手依旧负在身後。

谢渊南下巡田那日,谢文珺便以飞虻传令各地,随时候命。谢渊半途伤重回宫时,各地谢文珺派去的探子便先谢渊的人一步传讯到南北两境与各州郡粮署。

各地粮仓接到鸢容下发盖了太府寺印的文书,令各地自查赋税与粮仓储备,除见长公主谕令,粮米不得借调。

谢文珺执掌农桑多年,各州郡县的账目都门儿清,清查农桑粮赋从不留情面,锱铢必较地查,声名在地方官员的心中有口皆碑。讯文一至,太守刺史乃至县令都守好了自家账本与粮仓。

临夏大营临时行军,粮草备得急,还想如往常一般沿途借调。先借了,来日再还,历来都是同僚之间卖个情面往来,便妥了,谁还没有个应急的时候?这回临夏司马程蕴的情面卖不出去了,无论如何借不出粮草。

衆口一词,都以旱情连续丶粮谷歉收推诿搪塞。

程蕴只得放缓行军,遣亲信前往东百越借调粮草。

作者有话说:谢谢看到这里的你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