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挽长发定终身笔趣阁 > 第33章 事发 朕活着碍你们事儿了(第1页)

第33章 事发 朕活着碍你们事儿了(第1页)

第33章事发朕活着碍你们事儿了?

宣元二十年,本该来年秋举办的科考提到了今年十一月。

起因是谢渝鼎力支持张殿成重新丈量各州郡县的土地时,为防患于未然,规避再次因土地兼并引发民难的风险,在县上置农桑署,州丶郡置农桑司统辖管理县农桑署。

凡有世家丶官员侵吞耕地事宜,百姓写了陈情状子上报农桑署,署官必及时将状子密封,加急递往庸都,由张殿成亲自批复审理。

一旦查证,即刻削职枭首。

为防农桑司丶署官员监守自盗,另设了十七位督粮御史不定期下到地方上巡查。

农桑司丶署兢兢业业,脑袋别裤腰带上干活,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有侵吞农田的贼心。

可漏洞竟然出在督粮御史身上。

临夏州督粮御史岑今山在督粮之馀,于临夏州当地求得一幅名画,进献给了张殿成。

张殿成与清贫二字是不相干的,爱摆弄些名玩字画,桩桩件件价值不菲。许多门生也便精于此道,若有幸寻得一幅稀世珍画,讨了张相欢喜,采擢荐进自然少不了提拔。

岑今山寻到的便是已过世的画坛高手皇甫毛毛最後的大作《百越暮云图》。後人天赋平庸,家道中落,才将镇宅之宝拿出来变卖。

岑今山的俸禄是买不起这幅画的。

于是想出了一个邪门的歪点子,与临夏州一家钱庄勾结,吞了小半数州民的储银。

州民有存储时的文券,要用银钱时取不出银子,起初钱庄还以各种理由搪塞,後来眼瞅瞒不住,闹得大了,岑今山竟直接携督粮官印要求当地官府武力镇压。

州民敢怒不敢言,足足等过了一年,官府见事态平息放松了警惕後,才寻到机会上庸都告御状。

苍南民难的惨状还犹在眼前,竟还有人如此胆大包天,顶风作案。

宣元帝震怒,怒斥张殿成,令他停早朝三日究办此事。

勒令停朝,虽算不上极重的惩罚,却也足以叫一位素有声望的宰相颜面扫地。

这代表着,他不被皇上信任了。

惩处结果是岑今山诛三族,临夏大小官员革职查办。

早几年逢多事之秋,官场上的面孔已经换了一溜儿,行宫贪墨案与苍南民难处置了一大批官员,杀的杀,降职的降职,流放的流放;贺氏兵法的阴阳三卷外泄,又砍了一批。

一茬一茬地砍头,朝廷是需要新人填补空缺了,由此宣元帝颁旨今年加开恩科。

科举原本是每三年举办一轮,为了补充新人,改为一年一度。

由左相荀岘与御史中丞江献堂担任主考官。

科考刚过,便又引出一桩“约定门生”事件。

事主正是荀岘。

所谓门生,简单来讲就是当年参与科举会试高中的学子,就是那届主考官的门生。

这些门生受主考官提拔,便自然而然成为主考官的羽翼,与之结为一党。

约定门生,就是主考官物色到那届相对出色的学生,想提早拉拢,便会私下与之约定,你若考中便做我的门生。

诱饵便是当年会试的考题。

荀岘拉拢的几人里,其中有一人是翰弘书院的学生,名叫韩诵。

他本来的名次应是一甲榜眼,状元与探花分别是盛予安和陈滦。事发後,榜眼便取缔成绩下了狱,永不得再参加科举。

与他同样被“约定”的同年考生亦是如此。

这次,宣元帝竟似没了脾气,并不像斥骂张殿成时那般愤怒。他静默地坐在高处,朝下睥睨,眼中满是失望。

“荀卿,连你也开始培植党羽了吗?”

大澟的两位宰相生存之道并不相同,张殿成以自身实绩与背靠东宫站稳脚跟,荀岘能稳居相位多年,完全是依仗着对宣元帝的死忠。

他无亮眼政绩,在朝中地位却无人能撼动,全凭那份不结党丶不营私丶只忠于宣元帝一人的赤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