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木簪柳木簪子,赠心上人
严百丈从崇安到临夏多费了三五日。
当日商定陈良玉先与谢文珺先带大军前往临夏与慎王会合,他则点了百人兵士,沿东南这一带各关隘要道口巡了一圈。
高观在大营门口迎他,紧走几步,扶着严百丈下了马。
严百丈下马先呸了几声。
“遍地柳树,漫天游丝飞絮,一路上都快吃饱了。”说着话,将飘入口中的柳絮吐干净。
柳絮漫天飞舞,溪边的柳堤上更是一片纷纷扬扬,落入水中便聚成一片又一片的白色。
高观走在前头,穿过校场,带严百丈走入大帐,“这带柳树最多,眼下时节,正是柳絮最多的时候,再过一两月便不会再吃絮了。”
“不用一两月,就该挪地方了。”
中军大帐的一面墙上挂了整面墙的舆图,陈良玉用朱笔标了些圈圈框框,正与一衆将领逐个分析地势丶水流丶风向。
听见他们说话,谢渊几乎是小跑着出去。未等严百丈拜见,谢渊先打了个揖。
“严军师,小王见过。”
严百丈急忙回礼,“慎王殿下折煞臣了,见过慎王殿下。”
谢渊右手向前伸展,做了个“请”的手势,“严军师快请。”
“严伯。”
陈良玉跟在谢渊身後,等两位客套完之後才说话,“回来了。”
严百丈支应她一声,驻足在舆图前凝视了一会儿,提笔补上几处地方。再琢磨须臾,在陈良玉圈出的几处圆和框上又多画了一层笔墨,“这几个地方,兵力需重些。”
将各陈兵地点的紧要之处讲明白,严百丈面向谢渊,道:“慎王殿下,临夏的部署还需交由你来。”
谢渊道:“严军师放心。”
“良玉,你跟我去他处布兵。”
最後一处要道在苍南东北角与临夏接壤的峡谷中,陈良玉布置完所有阵式,牵着马与严百丈一同停在河道旁,随从的兵卒取下水壶打来清凉的水。
陈良玉接过水壶饮了一口,喉咙蠕动,“咕咚”一声。
她站在原地四面八方都再看一看。
崇安丶苍南与临夏衔接的关隘一封,便将东南一带画地为牢,阻了所有南下进兵之路,大有藩镇割据的架势。
她找了片树下的荫凉停下歇脚,走到不远处,砍下一小段柳木把玩。
玩着玩着,脑海里便生出了一个想法。
她坐在水边石块上,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匕,将树皮削掉。目光专注,一刀一刀切削,很快那小截木头便有了一支发簪的雏形。
觉得只有一根木杆过于简陋,翻转匕首用刀尖在簪尾雕出线条,细细磨琢。
严百丈问她道:“打定主意了?扶持慎王?”
“严伯,除了慎王我别无选择。”陈良玉捡了几块石子,捏在手里翻来覆去揉搓,打磨簪上的毛刺,“我总不能,向杀我爹娘的人俯首称臣!”
严百丈的眼神有些心疼与不忍,他在自疚。
一直以来,他都将陈良玉视为与她父兄一样才干出衆且持重的人,也许是她自小便严于律己,鲜少出格,渐渐地,他开始在不知不觉间以陈远清与陈麟君的水准去要求她。
她也确实成长成了与她父兄一般的模样。
一样的纵横无畏,同样的深中笃行。
陈良玉像个迷失孩子一样问她爹娘消息的时候,他才猛然记起,她年岁还不大。
原来她还这样年轻,她才这样年轻。
“接下来呢?”严百丈仰头望了望,在她旁边的石头上坐下来,“接下来你怎麽打算的?”
“等吧!等着庸都说我拥兵自重,居心叵测,谋大逆!等他们来杀我和慎王殿下,还有公主。”
陈良玉擡起头,这会儿的日光还不刺眼,光线打在脸上很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