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修仙大佬回来了 > 第351章 新苗(第1页)

第351章 新苗(第1页)

新开出来的地还冒着湿气,连着晒了几天太阳,土坷垃都干爽了不少。之前种下去的花苗总算挺过了缓苗期,不再蔫头耷脑,叶片支棱起来,瞧着精神多了。

云海这些天几乎长在了地里,带着工人们浇水、拔草,眼皮底下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些可都是苏挽和网上那帮嗷嗷待哺的顾客们盯着的“金疙瘩”,比伺候祖宗还上心。

这天晌午,太阳明晃晃地照着,码头上传来一阵拖拉机的突突声。不是送鱼获的,也不是运建材的,车斗里放着几个大木框子,外面裹着遮阴网。

“来了来了!沉舟哥搞的苗到了!”云河嗓门大,这一吆喝,附近干活的人都听见了。

云栖月正蹲在食堂门口,啃着周甜妹新做的蜂蜜米糕,闻言三两口塞完,拍了拍手上的渣,趿拉着人字拖就往码头走。巴掌大的白狐狸阿璃跟在她脚边,粉尾巴尖一甩一甩,小短腿倒腾得飞快。

“效率挺高啊,顾沉舟这人能处,有事他真上。”云栖月嘴里还含糊地念叨着。

码头上,云海和陈真伟已经在了。陈真伟还是那副严肃样子,手里拿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眉头拧着,像在思考什么重大课题。工人们也好奇地围过来,伸着脖子看。

“这又是啥宝贝苗子?”

“听说是做精油的树?比那些花儿还金贵吧?”

木框打开,露出里面挤得密密麻麻的苗木。一种是叶子翠绿、看着挺秀气的茶树苗,另一种是针叶深绿、带着点冷峻劲儿的雪松苗。苗都不算大,但根系包裹着泥团,保存得挺好。

云海蹲下身,捏了捏包裹根系的泥团,又拨开叶子看了看:“嗯,路上没怎么折腾,苗情看着还行。”

陈真伟已经戴上了他那洗得白的手套,拿起一株茶树苗,翻来覆去地检查,手指头在叶片背面仔细摸,生怕漏掉一个虫卵。

“初步看,病虫害不明显。但关键是适应性,尤其是这雪松,”他抬头看向云海,语气认真,“书上说它喜凉、怕湿、忌积水。咱们岛这气候,湿度大,雨水多,选址必须慎重,排水是第一位的。”

“雪松这玩意儿,性子独。”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插进来,是老耿。他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粗糙的手指碰了碰雪松硬挺的针叶,

“你把它扔低洼地里,让它泡着,它能憋屈死。得找高处,站着,脚底下还得利索,不能存水。”

陈真伟有些意外地看了老耿一眼,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点了点头:“耿叔说得有道理。排水透气是关键。而且初期需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

云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乐了:“一个看书的,一个看地的,都挺在行。那咱们就找个既晒得到太阳又不至于晒秃噜皮、地势高爽又不至于渴死树苗的地方?”

这话听着就跟要找对象还得会做饭又能赚钱还得长得帅一样,有点难搞。云栖月把嘴里最后那点米糕咽下去,拍了拍手:“走呗,满岛转转,还能找不着个合适地方?”

于是,一行人——云海、陈真伟、老耿,加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云栖月,还有几个被叫来当劳力的工人,包括王小虎和李明——扛着木框,提着工具,浩浩荡荡往岛里面走。

阿璃兴奋地在前面窜来窜去,(神识)叽叽喳喳:‘种树好呀!树长大了好乘凉!到时候本狐仙在下面一趴,小风一吹,美得很!还能防虫子!’

云栖月没好气地用神识回它:‘干活的时候没见你这么积极,享受你倒是跑第一。’

‘哼,维护本狐仙的绝世容颜就是最重要的工作!’阿璃理直气壮。

一行人边走边看。陈真伟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仪器,时不时蹲下戳戳土,看着上面跳动的数字:“ph值偏酸,适合茶树,雪松也凑合……”

老耿则完全是另一套。他随地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捻开,看颜色,凑近闻闻,有时候还伸出舌头尖舔一下尝尝味儿。这把王小虎看得眼睛都直了。

走到北面一处缓坡,老耿站住了,用脚踩了踩地面:“这地方行。朝南,日头足,但不是顶头晒。关键是这坡,水往下走,存不住。土是沙性的,松散,透气。”

陈真伟走过去,用仪器测了测,又看了看坡向和周围长着的几丛矮灌木,点了点头:“这里确实不错,符合要求。排水好,有点侧方遮阴。”

云海一挥手:“行,就这儿了!兄弟们,开工!”

划分区域,打点标记,工人们抡起锄头铁锹开始挖坑。陈真伟和老耿就这么种展开了“友好”磋商。

陈真伟主张:“底肥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距离根系十五到二十厘米,避免直接接触导致烧根。用量需要精确计算……”

老耿摆摆手,不以为然:“没那么多讲究。咱岛上那酵好的羊粪肥,抓两把,掺上点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再和点细沙,比啥化肥都强。苗放进去,土埋到一半,轻轻往上提拎一下,让根须顺开,然后踩实了,浇透定根水,齐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数据派,一个经验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