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忡忡地将陈飞请到一旁僻静处。
“三少爷,”周福压低声音,
“老爷让老奴来禀报,收购之事已近尾声。
如今库中已囤积粮草逾八千石,另购入上好水田四千余亩,地契都已过户妥当。”
陈飞闻言,眉头微挑,这是好事,但周伯脸上却满是心事。
“只是…府中能动用的金银现钱,除却预留的最后应急之款,已几乎耗尽。”
周福叹了口气,“而且,粮价暴跌带来的好处没能持续几天。”
老管家望向县城方向,眼中流露出不忍:
“那些大户、富商眼见陈家‘带头’跑了,
又听闻关隘不稳,是真下了决心要举家迁走。
他们一走,名下那么多的店铺、作坊、货行都关了张。
这骤然间,城里能找零工干活的地方,少了十之七八!”
“如今市面上是有点存粮了,价钱也贱了,
可没了挣钱的活计,坐吃山空,又能撑多久?”
周福语气沉重,“最先活不下去的,就是那些无房无产,
全指望卖力气换口饭吃的流民和穷苦人。
老奴已见街面之上无所事事的青壮流民又多了许多,
面有菜色,眼神惶惶,只怕长久下去,恐生乱子啊。”
陈飞听完,心中猛地一沉。
他只算计到了趁乱收购的利益,
却低估了资本逃离对社会底层生态的毁灭性打击。
富户们一走了之,留下的却是大量失去生计的底层人口。
粮食降价带来的短暂好处,在失去收入来源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恐慌性抛售的后遗症,此刻才开始真正显现。
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操作,已然演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若处理不好,流民一旦生变,
别说暗中收购的产业,整个镇北县都可能陷入动荡。
工坊内的炉火仍在熊熊燃烧,但陈飞却感到一丝寒意。
他立即拉着周福快步走向父亲的书房。
“父亲,情况有变。”
陈飞推门而入,语气急促地将周福所说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陈长河听完,眉头紧锁:“没想到收购之举竟引如此连锁反应。
若是流民生变,我等便是镇北县的罪人了。”
陈飞沉吟片刻,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务之急是要稳住人心。我有三策:
其一,立即安排车队装作迁徙失败返回镇北县;
其二,我陈家人由暗转明,公开露面安定人心;
其三,请镇妖军出声明,并展示实力。”
半日后,一支狼狈的车队出现在镇北县外。
马车破损不堪,护卫们精神萎靡,衣衫上还带着斑驳的血迹。
车队试图绕开县城主干道,驶向陈家农庄,却“意外”被人现。
“看!那不是陈家的车队吗?”
“他们怎么回来了?还这般狼狈?”
百姓们纷纷驻足围观,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