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腰纤细得一手就能掌住,肋骨也硌人得紧,“瘦的。”
“闲来无事多吃些,多补补,莫让外人笑话公府连个侍妾都养不起了。”
“喏!”
薛兰漪根本没听到他说什麽,只顾得赶紧挣脱困窘。
魏璋倒也没在逗她,松了手,敛衽而去。
走出门时,与苏茵对视须臾。
苏茵怕那双深渊般的眼,仓皇鞠躬,退在一侧。
魏璋款步走到後花园,睇了眼廊下空地,吩咐青阳:“此处空了些,种两株岭南桂圆。”
“另,把後门那两盏丑灯搬回院子吧。”
青阳怔了须臾,方反应过来,世子到底是对大公子的话上了心,知姨娘清瘦特种她喜欢的果子,怕姨娘夜间惊惧所以挪两盏灯入院子。
大公子此番冒险传这样的话出来,原因无他,只是激将世子待姨娘好些。
有世子关照,姨娘日子自会好。
只是如此挑衅之言,世子恐对大公子更不满了。
青阳回望了眼姨娘剥的一筐木鼈子籽,不由脊背发寒。
院子里,待到魏璋离开,两个姑娘才松了口气。
薛兰漪慌手慌脚摸了张帕子,去擦嘴角口津。
苏茵方才站得那麽近,定然听到魏璋那句戏谑之言,定也看到是她主动拥吻魏璋。
她口口声声只爱魏宣,如今却另一番做派,旁人作何感想?
薛兰漪心生窘迫,不停地擦拭,擦得唇角微微红肿。
苏茵自看到她此刻眼中不加掩饰的厌恶,拉住了她狠狠擦拭的手,“姨娘无须在意,身不由己之事阿茵能懂。”
薛兰漪看到了她眼中真心的体谅,情绪稍稳。
两人静默坐着,待到魏璋背影不见。
薛兰漪才敢问苏茵,“阿宣那边如何了?我给他剥的蜜枣桂圆他可尝到了?”
薛兰漪要金丝枣和岭南桂圆的最初目的的确是想亲手剥些给魏宣,以尽自己的心意。
之所以用岭南桂圆亦是因为京城第一棵岭南桂圆树便是魏宣亲手为她所种。
当年魏宣远征时,尝过这果子,因着好吃但难以运送,魏宣就携带了一棵幼苗回京,想给薛兰漪也尝尝。
魏小将军出征归来扛了一棵树的轶闻从此在京中传开,京中公子贵女纷纷效仿以岭南桂圆寄情,岭南桂圆从此在京城盛行起来。
後来轶闻随着时间推移被人淡忘了,但岭南桂圆却成了嫁娶之日必铺陈在喜榻上的果子。
薛兰漪因而才特意剥了岭南桂圆给他,让他知道自己恢复记忆了,盼他吃到果子能宽心些。
“姑娘放心,大公子昨日吃了甜汤精神头好多,他还跟我夫君讲了好些话呢。”
苏茵环望周围无人,压低声音,“大公子说:岭南桂圆很甜,吃一次能甜上许久了,让我夫君不必再费心相送。”
这话应是告诉薛兰漪,她的心意他懂,让她不必再冒险。
薛兰漪点了点,苏茵又道:“大公子还说:他当年行军时,在汜水关陈村和高昌郡尝过一种中原没有的椰枣也甚是香甜,可惜不好移植,让我夫君有机会可以去尝尝鲜呢。”
薛兰漪若有所思,缄默下来。
阿宣这般生死一线的境况,怎会无故跟人提起什麽美食甜枣?
只怕他是要告诉薛兰漪汜水关陈村和高昌郡这个地方有他的人,是安全之所。
魏宣想让薛兰漪想办法逃去汜水关?
那他怎麽办?
他为何突然把自己的底全交了?
不会不他已经……挺不住了……
薛兰漪忐忑不安,心知不能再这般徒耗时间,握住苏茵的手,“瞿昙寺那边可有回话?”
“主持说施主广结善缘,佛荫自会常佑。”
主持这话便是承认杀祁王的罪证在他手上,也愿意配合薛兰漪揭发魏璋了。
可阿宣还死死握在魏璋手上,贸然去揭发魏璋,恐他会恼羞成怒,杀阿宣泄愤。
这步棋还不能妄动,先要确保魏宣安全才行。
薛兰漪心里琢磨着,问苏茵:“老太君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