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txt > 第166章 有失偏颇 弘曣对自己不再去上书房读书(第1页)

第166章 有失偏颇 弘曣对自己不再去上书房读书(第1页)

第166章有失偏颇弘曣对自己不再去上书房读书……

弘曣对自己不再去上书房读书这件事特别的兴奋。虽然没开口表述自己有多高兴,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他的心情实在是好极了。按程纤月的想法,要是弘曣是漫画里的人物,那他此时身边估计都是一闪一闪的星光。

程纤月道:“人啊,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你进到文华殿先看你哥哥们是怎麽做的。此外额娘还有一句话告诉你,那就是不知晓全貌别妄下定论。”

别觉得自己读了好几年的书就能怎麽样了,读书不过是开阔了人的眼界,但实际上办起事来还是要讲实际要务实。别跟当代的某些公司空降的领导似的,没下过一线不知道实际情况,只觉得自己牛逼脑子咔咔一顿转,结果那些空中楼阁般的想法落地压根生不了根,搞不好整个公司都凉凉。

当然啦,就算弘曣对政事发表意见了,估计胤礽多半是不会采纳的。程纤月就是想给弘曣打个预防针,让他时刻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

弘曣回答她说:“额娘,儿子明白。皇阿玛叫儿子去文华殿肯定是希望我多学多问。您放心,我肯定不胡来。”

弘曣在她这接受了一番岗前培训後就到文华殿“实习”去了。偶尔程纤月问起来他也回答说在那边不错,能听到很多朝廷上的事。尤其是这几天,他还出宫去了程家一趟。他去程家也不是纯过去探望,而是去了乡下的农田打听佃农和税收的事情,貌似是户部那边的有了动作,他要下基层了解情况。

程纤月心想这就对喽。

完了等他回来,程纤月问了几嘴外头的事,接着询问起了程家,“前不久你郭罗妈嬷腿疼,我叫太医过去诊治开了药。现在她的腿如何了,可好些了?”

弘曣道:“郭罗妈嬷说好多了,原先疼的不能走,但现在贴了膏药已经能下地了。就是瞧着走路颤颤巍巍的,要拄着拐杖才行。”

程纤月叹了口气:“往後你多带着你弟弟和妹妹过去看看他们。我在宫里实在不好叫他们进来,没得折腾。”想了下又说:“这两年也不知道你舅舅怎麽样了,哪天问问你阿玛,什麽时候把你舅舅调回来。这样你郭罗玛法和妈嬷也有人侍奉。”

弘曣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册页折子:“这是郭罗玛法和郭罗妈嬷给我的。说上头记的是近来找郭罗玛法的人,让我带给额娘。”

程纤月接过来扫了一眼,“有几个跟你郭罗玛法的关系比较好,长年累月的时不时的就会拜访你郭罗玛法,跟他下下棋赏赏画。”

弘曣道:“有件事儿子想跟额娘商量。儿子已经长大了,现在又学着参政议政。有些事涉及到宫外,儿子不好亲自去做。虽然可以派遣身边的哈哈珠子,但只听信一家之言怕有失偏颇,所以想要收几个在外的行走的奴才。”

这话的意思是从程家相识的人里找了。程纤月琢磨了一下,觉得也好。都说日久见人心,这麽些年没见什麽利益也依旧愿意到程家去的人应该也有几分真心,提起来倒也可以。点头道:“那册子你就自己拿着吧,说实话额娘要这些只不过是瞧瞧,也没什麽大用。你能想怎麽做就做吧,将来你娶了福晋不出几年就要开府,到时收用的奴才只多不少,现在只当是提前练手了。”

过了一会,她又问:“这次去外头探查农田可还顺利?你才到文华殿多久啊,这就学着干实事了,看来你两个哥哥确实对你不错。”

弘曣的眉眼垂了下来,轻声道:“大哥关注我的学业居多。这次户部那边的事是二哥提起来我才知道的。之後我特意问过了师傅,师傅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建议我去外头看看。”

程纤月愣了下,良久笑容浅了些,轻声道:“原来是这样。”看弘曣神色淡淡,她缓和了语气柔声道:“弘曣,这件事上额娘希望你不要多想。你阿玛就你们几个儿子,所以他盼着你们兄弟几个感情好。你大哥。。。兴许是觉得你年纪还小,觉得你还是多读些书比较好吧。”

再说下去就有找补的嫌疑了,所以她也就不继续说了,转而道:“好了,你出宫一趟想必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可是等弘曣行礼退安後,程纤月却担忧的蹙起了眉头,许久之後她还是没忍住长长的叹出了气。

都说以小见大,见微知着,难倒弘晳提防弘曣已经提防到这种程度了吗?她想。

弘曣从永寿宫出来走在回後头的路上,先是琢磨册子上有哪些人可以用,想着改天再去程家一趟见见人。但走着走着,他的心思就想到别处去了。

弘曣现在已经知道弘晳不喜欢他了。以前小的时候他还没那麽觉得,只觉得弘晳对他比较冷淡,不过那个时候弘晳一心扑在读书上,对谁都挺高高在上的,所以他从没把弘晳的态度放在心上。但是这几年,他已经明明确确感知到了弘晳对他的厌恶。

有时候弘曣挺不明白的。你到底是因为什麽这麽厌恶我?这些年明明阿玛对我们一视同仁。而且论起功课,阿玛更看重你,每回询问他们课业也都是先过问的你。如此,你还有什麽不满意的呢?

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是我对你还不够恭敬尊重吗?还是说你是因为我额娘格外得宠的缘故所以对我多有提防?可要是这麽说,为什麽二哥对我不像你对我那个样呢?

想到这些让人心烦的事,弘曣的眼睛里一片深沉。先前宫里的氛围什麽样他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不愿意想这其中有没有弘晳的手笔。可现在,这种如鲠在喉的事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他自己的身上。

明明皇阿玛借着丈量土地的事让他们写一写自己对于土地和税收的见解,可这件事弘晳却一点都没跟他讲。要不是二哥弘晋跟他提了起来,他都不知道。如果他不知道不曾写文章递上去,那皇阿玛会怎麽看他呢?皇阿玛会不会觉得他懈怠,会不会觉得他不堪大用?

弘曣垂背着手慢慢的走着,不多时来到了乾东五所。这边头四所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弘曣的住处在中间,前头是弘晳和弘晋的住处後头住的是弘晁。他眺望着头所的位置,暗暗的想:大哥,我从未想过同你争,可你为何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呢?难倒皇阿玛对我们诸多团结友爱的教导,你都视而不见的吗?

——

是日,弘晳从养心殿走出来,待回到文华殿後,他没忍住红了脸。方才在养心殿内,皇上说弘曣交上去的文章有理有据,夸他教授幼弟学识教的好,让他以後关于朝堂上的折子不要吝啬给弘曣看。他当时就明白皇上这是在敲打他,敲打他不要藏私。

刚刚的情形回忆起来,弘晳的脸不由得涨的通红。可是他却振振有词的对自己说:他并没有做错,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弘曣才多大啊,他在弘曣那个年纪时也在读书,所以他让弘曣继续读书有什麽不对?没有什麽不对!

弘晳运了半天的气,脸色逐渐恢复如常,继续想:再者,他并不能毫无顾忌的将折子给弘曣看,他做不到。

想到这个,弘晳内心犹如沸水一样激荡。他不明白皇上为什麽那麽偏爱弘曣。他娶亲娶的晚,参政议政也晚,好不容易早弘曣一步接触朝堂,结果没两年的功夫弘曣就赶上来了。

弘曣拥有的比他多太多了。後宫有贵妃这个额娘就不说了,今年还被指了婚。弘曣的母族以军功发家,如今又多了个出身军功勋贵的妻族。他对弘曣如何不忌惮呢。所以他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弘曣继续在朝堂上如鱼得水。

此时,弘晳的哈哈珠子李长宁从外头走进来说道:“主子,端午的节礼已经送出宫外去了。”

弘晳呼出一口气看着自己的这个表哥。他原本的哈哈珠子都没什麽家世,之後他就把这位表哥召到了身边。果然这位表兄比其他哈哈珠子好用多了,在外办事也干净利索。最主要的是,这位表哥跟他的额娘一样向着他,这就很难得了。

弘晳道:“你受累,一会下去领赏。”

李长宁利落打千笑着道了一声是。

过了一会,弘晳又说:“这几本折子一会送与三阿哥。”

李长宁神色一变。若说宫里头他最盼着谁好,那必定是大阿哥,但要论宫里他最恨的,一个是贵妃另一个就是三阿哥了。那程家算什麽东西,如何能跟他们李家比。明明他的姑母伺候皇上伺候的最早,也给皇上生了个大阿哥,可不想竟然被贵妃後来者居上。他们家的风头全被旁人抢了去,他们李家如何肯呢?所以他们能指望的就只有大阿哥了。

李长宁轻声劝道:“主子,您对三阿哥何必这般上心?三阿哥越是出衆,您的处境就。。。。。。”

弘晳打断了他的话:“皇阿玛的吩咐我不得不做。”良久,慢条斯理的解释说:“都是些不太要紧的折子,先让他看看拿小事练练手。”

李长宁这才放下心来,眉眼低垂着回答:“是了,三阿哥毕竟年轻,许多事哪里是一蹴而就的。有句话叫做积微成着,望三阿哥能明白您的苦心。”

弘晳为自己的决定开心了不过几天,就迎来了一个噩耗。这天晌午,皇上身边的奴才前来文华殿看赏。弘晳很是疑惑,因为以前但凡是赏赐,奴才都会先来他这边,怎会先去了弘晋那?不等他想明白,只见来送赏赐的太监从对面出来,紧接着就走了。

弘晳因为这种变故感到一阵心惊肉跳,忙叫人去打探。过了一会他的太监得禄小心翼翼的回话说:“奴才打听着了,皇上因为二阿哥对三阿哥多有提点所以赏了二阿哥一些笔墨。”

弘晳不可置信:“弘晋。。。提点弘曣?”他们俩什麽时候这麽要好了?再一想,上次他瞒着弘曣的事,弘曣是怎麽知道的?难道是。。。。。。

弘晳不自觉的看向对面,正看到弘曣脸上带着笑一溜烟的快走进了屋内。弘晳眼眸一缩,感觉自己受到了一股浓烈的背叛。

这时一个念头突兀出现在脑海中:

弘晋。。。难倒。。。弘晋是在以刚直有爱取信皇阿玛吗?是什麽时候,是从什麽时候开始,弘晋跟以前不一样了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