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晋江 > 第87章 恩威并济 胤礽现在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教(第1页)

第87章 恩威并济 胤礽现在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教(第1页)

第87章恩威并济胤礽现在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教……

胤礽现在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师傅。早在紫禁城的时候他还能御门听政,但是到了西园,没有皇上的传召他无法进入畅春园,所以朝臣议事什麽的一下就离他远了。不过皇上明面上到底是给了他差事,那就是让他教导兄弟。

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干,所以胤礽打定了主意好好办差。

说实话,皇上心里在想什麽,胤礽是最清楚不过了。有时候他甚至觉得有些悲哀,因为如此了解的两个人可以是父子可以是至交,但却不能是敌人。而他跟皇上,即是父子,也是至交,更是敌人。

从复立到现在,胤礽清楚的意识到,从始至终他的阻碍他的对手就只有皇上一个。除了皇上,他不惧怕天底下任何一人。

所以胤礽就决心做一个好哥哥了。

这不正是皇上明面上所期待的吗?往深处想,不管皇上让他做什麽他都认真去做,那麽他就是忠君忠父,谁也不能指摘什麽。再者,他摆明了长兄如父的姿态,对底下的弟弟们精心教导毫不藏私,这也说明他有容人之量。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越是用心指导大度举荐,皇上反而不会重用他们。因为效忠正统的人已经够多了,皇上绝不会容忍东宫再度添砖加瓦。

而要是他如此这般底下的弟弟们都要反他,那不用他出手,皇上也会打心里厌恶他们的。

胤礽微微一笑,彷佛胜券在握。不过教导兄弟可不意味着卑躬屈膝,而是恩威并施。臣服的要给予夸赞,至于刺头,呵,他非得压服了不可。

“十四,你的功课比起十三可真是差远了。”这日胤礽便点评起十四送过来的折子。面对已经长成开府开了好几年的两个弟弟,他自然不会教他们四书五经,而是直接拿了近几年六部官员上奏的折子给两人看,命他们谈论看法。

这次布置的“功课”是去年秋天发生的江南乡试舞弊案。十四在折子上大骂受贿的主副考官,之後还说皇上不该饶过东窗事发後抓闹事秀才的两江总督噶礼,应该重赏揭露罪行的江苏巡抚张伯行,而不是因为他犯了小错就功过相抵。

胤礽觉得十四这人实在是太过义气,相较而言十三所说就很有章程了。十三从如何追查事实入手,说皇上并不听信一家之言,而是多方查证,後又亲自断案稳定民心,结论便是为官者都应如此。

十四听胤礽点评,脸上涌上些不服气:“比起什麽为官之道,办事之道,臣弟更乐意做耿直痛快的事。”

胤礽轻笑一声,问他:“什麽是耿直痛快的事?”

十四特干脆的回答:“带兵打仗,开疆扩土。”

“唔。”胤礽将手中的折子放下,挑眉看着他:“你以为打仗就是直来直去?”脸色倏然一变,语气严肃:“一只军队数万人,其中有多少八旗将士,有多少汉人组成的绿营,你知道吗?打一场仗,损耗多少,如何确定情报丶指挥将士,你又知道吗?再者,你以为只一个皇子的身份,那帐下大大小小的官员就听你的了?如果你只觉得耿直能办成事,那你这辈子也别想做什麽大将军!”

十四被这样严厉的批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不过却反驳不了一句,因为他也不是个蠢货,他知道这话是对的。

胤礽见他脸色难看稍稍缓和了口气:“不过领兵之人的确要学会赏罚有度,恩怨分明。你把十三的折子拿回去细细看过,等有所体会後孤将当年皇阿玛远征噶尔丹时的折子给你看。”

十四立马高兴起来,眉飞色舞:“真的?”

胤礽点了点头,并对他说:“若是你真在领兵之事上有所见地,那孤就给皇阿玛上折子,举荐你去密云大营领兵驻防。”

这一套下来十四彻底服气了,当即下跪道:“臣弟谢太子殿下。您放心吧,我肯定对着折子冥思苦想。”

胤礽冲他摆摆手说:“好了,别贫嘴了,拿着你十三哥的折子回去琢磨吧。要是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就问问正主,实在不行你就去找你四哥,亲哥哥总不会坑你的。”

十四想到四爷那张脸免不得撇了撇嘴。他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去找他啊,纵使是亲哥呢,他也不想看那张黑乎乎的脸,听那些板正的要死的话。

不多时十四拿着折子就跑了,只十三留了下来。胤礽道:“可把这个皮猴子打发走了。”

十三笑着说:“十四的性子就是如此,言语爽直极其重义。我还从没见过十四这般听话过呢。”

十四从小就是这样,没开府的时候就不喜欢别人小瞧他,你越说大道理,越是要他做什麽,他就非跟你顶着干不可。一开始的时候,十三能感觉到十四对太子有点别着念头,哪怕他从中缓和也是治标不治本,但这两个月太子对他们毫不拿大又拉又打,现在看十四估计是服了。

胤礽道:“皇阿玛让我好好教导你们,我自然不肯藏私。眼瞧着十四热衷于行伍之事,十三,你的志向又在什麽地方呢?”

十三顿了顿回答:“臣弟的志向就是想为皇阿玛以及为您分忧。”

“做个八面玲珑的人才能替我分忧啊。”胤礽长舒一口气,将书桌旁一厚摞的折子往前头推了推,“看看这些吧。”

十三说了声是,亲自接过太监送过来的折子,只见最上头一个赫然打着户部的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