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96章小聚
连圣眷正浓的景福尚且如此,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平民医女,能在这场贵人们的博弈中保全性命与医馆,似乎已属万幸。
一股深沉的无奈之感,如潮水般漫上心头,久久不散。
只是不知,此番她被卷入其中,究竟是恰巧做了那替罪的羔羊,还是那布局之人,本就存了一石二鸟之心?
她与贤太妃素无往来,这一世她更是早已与纪昀退了婚约,瑾安按理说,不该在羽翼未丰之时,就如此大费周章地来对付她。
若要理清这其中缘由,或许她该回一趟孟府,问问祖母。
心中千回百转,面上却依旧平静。她只淡淡垂首,顺着景福的话道:“太妃娘娘所言,亦是在理。殿下如今确应以保重身体为要。心绪开阔,少思少虑,病痛烦忧自然也会消减几分。”
“你倒真是个宠辱不惊的。”景福打量着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探究与戏谑,“此番风波将你卷了进来,你这身处其中,瞧着倒像个没事人一般。反而有人,为了你的事忙前跑後,费了不少心力。”
她语意直白,不喜拐弯抹角,“我那外甥啊,我可是少见他对旁人如此上心。只是不知他这番奔波劳碌,甚至不惜以身犯险,这份心意,可有人领情?”
孟玉桐微微一顿,清冷的眼波深处,漾开一圈极淡的涟漪。
她垂下眼帘,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恰好掩去了其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叫人无从分辨。
“纪医官此次鼎力相助,解了照隅堂之困,民女自然感念于心,不敢或忘。”
她愈发有些看不清纪昀了。
“姑娘,姑娘,”白芷伸手在孟玉桐眼前轻轻晃了晃,唤回了她的思绪,“姑娘这两日是怎麽回事?总见您神思不属的,从前可未曾见过您这般呢。”
不待孟玉桐回应,白芷便拉着她朝外走,“姑娘快看,是公主府来人了。”
孟玉桐跟着举步迎出。来人是景福公主身边的管事吴嬷嬷,身後跟着几名侍女,手中恭敬地捧着一卷装裱精美的卷轴。
那卷轴以深紫锦缎为底,两端镶嵌着錾刻祥云纹的赤金轴头,边缘隐隐可见繁复的暗纹滚边,一望便知出自宫廷御府,矜贵不凡。
吴嬷嬷上前一步,面容端肃,声音清晰地说道:“照隅堂孟氏听令,景福公主殿下谕:孟氏玉桐,慧心仁术,妙手回春,于本宫危难之际,辨毒解毒,功莫大焉。特赐亲笔墨宝,以彰其德,以表其功。”
吴嬷嬷让人将卷轴重新卷好,双手奉至孟玉桐面前,脸上这才露出真切的笑意,语气也热络了许多:“孟大夫,殿下特意嘱咐老身,定要亲自交到您手上。殿下说了,此次若非您,後果不堪设想。这‘妙手回春’四字,您当之无愧。”
孟玉桐双手接过,微微欠身:“多谢公主殿下厚赐,玉桐愧不敢当。”
吴嬷嬷笑道:“今日恰逢中秋佳节,公主府内设了小家宴,皆是殿下亲近之人。殿下特意让老身来问姑娘一声,可愿过府一叙,共度佳节?”
孟玉桐婉言谢绝,“多谢殿下盛情相邀,民女感怀于心。只是今日佳节,医馆中诸位夥计也需团聚松快一番,我们已备下薄酒小菜,实不便离开。还请嬷嬷代玉桐回禀殿下,恭祝殿下凤体安康,早日康复,佳节顺遂。”
吴嬷嬷闻言,也不强求,含笑点头:“既如此,老身便不打扰孟大夫与诸位团聚了。”说罢,便领着人告辞离去。
吴嬷嬷此番前来颁赐,阵仗不小,离去时,桃花街上许多邻里都瞧见了。
不过片刻功夫,景福公主亲赐“妙手回春”墨宝予照隅堂的消息,便传遍了街巷。
此前因公主中毒丶医馆被封而对照隅堂産生的不好传言,随着这四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彻底烟消云散,再无人敢以此事非议照隅堂半句。
时近傍晚,天际铺陈开绚烂绮丽的晚霞,橘粉金红,美不胜收。秋风送爽,拂去白日的最後一丝燥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桂花香气,萦绕在桃花街的每一个角落。
那幅“妙手回春”的卷轴,很快便被吴明兴高采烈地送去精心装裱,而後悬挂于医馆正堂最醒目的位置。
孟玉桐仰头,望着那龙飞凤舞丶力透纸背的四个字,清丽的面容上,也不由自主地漾开了一抹清浅的笑意。
今日是中秋佳节,难得又逢照隅堂劫难初定,白芷与吴明早早便提议,要备下一桌好酒好菜,邀上刘思钧丶何浩川等相熟友人,痛痛快快地聚上一场。
白日里诊治完不多的病患,天色尚早,衆人便手脚利落地收拾妥当,在後院支起一张大圆桌。
提前在庆来饭馆订好的菜肴,由孙大娘精心烹制後,吴明一趟趟地忙着端回来。
桌上琳琅满目,摆了十数道佳肴,皆是应时应景的秋日风味,诸如肥美的清蒸蟹丶暖身的栗子焖鸡,香气四溢,准备得极为丰盛。
氛围如此之好,孟玉桐便让桂嬷嬷将她珍藏多年丶原是预备着等孟玉桐出嫁之时再开啓的两坛亲手酿制的果酒也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