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后前夫全家也重生了跃青 > 第53章 五月初五天晴 示好(第1页)

第53章 五月初五天晴 示好(第1页)

第53章五月初五,天晴。示好

五月初五,天晴。

後续的这三日,情势果如纪昀所料,城中因饮用污染河水而染上腹痛泄泻之症的百姓日益增多。就连位置相对偏僻的照隅堂,这几日也接连诊治了近百名病患,门前一度排起长队。

可以想见,位于御街北段丶靠近污染源的那些医馆,定然更是人满为患,焦头烂额。

前来照隅堂求诊者,大多属轻症。孟玉桐多以藿香丶苍术丶厚朴丶茯苓等药材组方,重在化湿和中,调理气机。病患服药後回家静养,注意饮食清淡,大多能逐渐缓解。

然亦有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老体衰者与稚龄孩童,本身脾胃虚弱,再经此疫戾之气一伤,病情迅速转为凶险的伤寒兼痢之症。症见高热不退丶腹痛如绞丶下痢脓血丶精神萎靡。

对此类重症,尤其是老幼患者,用药便需格外谨慎。猛药攻伐固然见效快,却易损伤本就脆弱的正气。

故孟玉桐多选用药性相对平和却兼具清热解毒丶凉血止痢之效的药材,如白头翁丶秦皮丶黄连丶黄柏,佐以葛根升清止泻,白芍缓急止痛,再酌情加入太子参或山药等微补气阴之品,扶正祛邪,徐徐图之。

然而,治疗周期一旦拉长,对病患的恢复确是极大考验。期间只能进些米汤之类的流质,无法有效补充营养,身体耗损极大,极不利于康复。

眼见此景,孟玉桐当机立断,将这两日接诊的重症病患中,情况最为危急的三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翁,一名三岁及一名五岁的幼童,收入照隅堂内安置。

医馆二层原是用作客栈的厢房,此时恰好辟为临时病房,将三人分室安置,既便于集中照料,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医馆骤然繁忙,刘思钧一行人闻讯,也主动前来帮忙。

这几条秦州汉子一来,馆内顿时人气更旺。吴明与崔大负责跑腿传话丶维持秩序;刘思钧略通医理,便协助孟玉桐初步问诊分流;白芷与梅三则在药柜前手脚麻利地抓药配方;桂嬷嬷心细,便到二层悉心看护那三位重症病人。

衆人各司其职,医馆中虽忙碌,倒也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及至傍晚,日间蜂拥而至的病患诊治完毕,馆内终于稍得清闲。

孟玉桐刚得空喝口水润喉,白芷便悄悄凑近,附耳低语了几句,目光警惕地瞥向门外。

孟玉桐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竟见孙桂芳提着一只硕大的食盒,在照隅堂门外探头探脑,神情踌躇,似想进来又不敢迈步。

白芷拧紧眉头,低声道:“姑娘,她这又是唱的哪一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别是又想来找茬害人吧?”

自上次开业闹事被当衆拆穿,又结结实实吃了巴豆的苦头後,孙桂芳倒是安分了好一阵子。

每日乖乖来照隅堂用药调理,规规矩矩,再未生事。今日忽然现身,确实令人起疑。

孟玉桐拍了拍白芷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轻声道:“不必妄加揣测,去请孙大娘进来吧。”

白芷虽不情愿,还是依言上前,将孙桂芳引了进来。

孙桂芳踏入照隅堂,反倒显得十分拘谨。

她将那只沉甸甸的食盒放在看诊的柜台上,搓着手,讷讷道:“孟丶孟大夫……我瞧着你们今日忙得脚不沾地,想必连口热饭都顾不上吃……特意做了些家常饭菜送来,给丶给大家垫垫肚子……”

白芷在一旁暗暗撇嘴。以孙桂芳那斤斤计较丶睚眦必报的性子,竟会好心到给他们送饭?这饭里别是下了什麽料吧?她盯着那食盒,眼神里满是怀疑。

吴明也吸着鼻子凑过来,眼睛发亮地锁定了食盒:“咦?我好像闻到了……红烧大猪蹄?酱牛肉?还有……喷香的葱油饼!白芷,你是不是也闻到了?”

白芷没好气地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压低声音:“我就闻到了‘蹊跷’!跟你这馋鬼说不通!”

孟玉桐目光温和地扫过那食盒,对孙桂芳道:“有劳孙大娘费心,多谢。”

随即示意白芷,“按市价,给孙大娘结算饭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