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都用那种便当贴,捕捉灵感?”
陆辰的声音不高,在空旷的走廊里带着一点回响,清晰地钻进林夕的耳朵里。他依旧没有回头,步伐也未停,仿佛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今天天气如何。
可这句话对林夕来说,不亚于一道惊雷。
他问了!他终于问了!那个从食堂事件后就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了下来!他果然没有忘记,那平静无波的工作状态只是假象,秋后算账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林夕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血液“嗡”地一声冲上头顶。她僵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画筒的背带,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大脑飞旋转,试图找到一个得体又不失尊严的回答。
是坦然承认?还是含糊其辞?
“是……是的。”她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在走廊里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便当贴……比较方便,随手记录一些……碎片化的想法。”
她硬着头皮回答,感觉后背都沁出了一层细汗。
走在前面的陆辰,几不可察地放缓了半步,几乎与她并肩。他依旧目视前方,侧脸线条在走廊尽头窗口透进的夕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
“嗯。”他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
就在林夕以为这个话题会像之前一样,被他用一个单音节终结时,他却再次开口,语气里带着一种纯粹的、技术性的探究:“基于图像的情绪捕捉和符号化表达,比纯文本日志更高效。”
林夕愣住了。
他……他这是在从学术角度分析她的行为?
这种完全剥离了个人情绪的、近乎冷酷的理性解读,让她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她预想中的嘲讽、质问全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她更加无所适从的“专业认可”。
“也……也不全是。”她下意识地反驳,试图将话题拉回她熟悉的领域,“有时候就是觉得好玩,或者……记录一下生活。”
为了增加说服力,她几乎是手忙脚乱地从画筒里抽出了自己那本厚厚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的写本。这本子几乎是她大学生活的视觉日记,里面充满了各种涂鸦、场景写、色彩练习和设计草稿。
“比如这里面就很多……”她翻开写本,想随便指一页日常的内容给他看,以证明自己并非只画他的“丑照”。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她与陆辰之间制造戏剧性的巧合。
她随手翻开的这一页,恰好是前几天在图书馆,她坐在陆辰斜后方时,偷偷画下的一幅场景写。
画面上,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少年专注的侧脸上,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下小片阴影。他微蹙着眉,手指停在翻开的书页上,整个人沉浸在一种安静而强大的思考气场中。线条干净利落,光影处理得极其柔和,将那种清冷又专注的神态捕捉得淋漓尽致,与食堂那张q版包子脸简直是云泥之别。
林夕的动作瞬间僵住,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
她怎么会偏偏翻到这一页?!
她想立刻合上,但已经来不及了。
陆辰的目光,已经落在了那幅写上。他的脚步彻底停了下来,就站在她身侧,微微偏头,安静地看着。
走廊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林夕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脸颊烫得几乎能煎鸡蛋。她感觉自己像个被当场抓获的偷窥狂,所有的解释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