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子飞运转。图书馆?不行,那里是源头之一。医院?不行,人多眼杂,而且充满了疾病和衰弱的“意象”,可能更容易被渗透。空旷的野外?但野外的光影变化更复杂,阴影更不可控……
最终,他想到一个地方——城市边缘,一个已经停产多年、被改造成仓储区的老工业区。那里有巨大的、未经粉刷的混凝土仓库,内部空旷,只有最基本的钢架结构,照明是统一的高功率氙气灯,光线惨白,几乎不留阴影。那里是纯粹的“功能”性空间,剥离了几乎所有的人文和象征意义。
车子在昏黄的天幕下疾驰。林默死死盯着前方的路,不敢看后视镜里张桐的状况,也不敢过多留意窗外那正在逐步“黄昏化”的世界。他感觉自己的思维也像是被浸入了粘稠的液体,运转迟滞,一些杂乱的小说片段和符号图案不受控制地闪现。
他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剧痛和血腥味让他短暂地清醒。
必须保持思考!必须找到规律,找到弱点!
那个“容器”,它依靠什么运作?它吞噬“灵魂”或“意识”,将其转化为“注解”和“底色”。它通过“书写”和“影子”的异常来显现和侵蚀。它似乎对“理解”它的人,对与它产生“连接”的人,尤其感兴趣……
陈远是创造者(或最初的宿主),年轻人是延续者(或被同化的助手),张桐是深度接触的读者和保管者。那么自己呢?一个调查者,一个试图“理解”和“破解”它的人。
是不是……“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最深层次的连接?一种主动将自身坐标暴露给对方的行为?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
他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停在了一个废弃的工厂大门外。巨大的混凝土仓库像灰色的巨兽匍匐在眼前。他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最完整、大门紧闭的仓库,用从车里找到的破拆工具,费力地撬开了侧面的一个小门。
里面果然如他所料。空旷,巨大,顶棚是高功率的氙气灯,虽然大部分已经损坏,但仍有几盏亮着,投下冰冷、均匀、几乎没有色彩倾向的白光。地面是坚实的水泥,堆放着一些覆盖着帆布的未知货物,形成的阴影很少,且边缘清晰稳定。
他将张桐扶进来,让他靠在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承重柱旁。老馆长的脸色灰败,呼吸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但那种被操控书写的迹象在这里似乎再次被抑制了。
林默自己也靠坐在另一根柱子旁,剧烈地喘息着。暂时……安全了吗?
他不敢放松警惕,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整个仓库。惨白的光线照亮了每一个角落,空气里弥漫着灰尘和金属的冰冷气味。这里缺乏“生机”,缺乏“故事”,缺乏可以被“注解”和“稀释”的素材。也许,这正是它能暂时阻挡侵蚀的原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仓库里死寂一片,只有他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和张桐偶尔出的、微不可闻的呻吟。外面的天色,透过高窗看去,依旧是那片凝固的昏黄,仿佛时间真的停滞了。
这种绝对的寂静和等待,本身就是一种酷刑。林默的神经绷紧到了极限,任何细微的声音——比如远处传来的隐约汽笛,或者仓库顶棚金属骨架因温度变化出的轻微“咔哒”声——都能让他惊跳起来。
他检查了一下手机,依旧没有信号,屏幕也碎了。他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孤独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慢慢淹没上来。他看向靠在柱子上的张桐,那个曾经健谈、温和的老人,此刻像一截正在枯朽的木头。第二个注解者,即将完成。
那么,完成之后呢?张桐会怎样?彻底消失?而那个“第三个座位”……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对面那根承重柱上,张桐依靠着的位置旁边,水泥墙壁上,似乎……有点不对劲。
他猛地站起身,走近几步。
在惨白的光线下,那面粗糙的水泥墙壁上,就在张桐肩膀旁边,出现了一片……污渍?
不,不是污渍。
那片区域的混凝土颜色变得略深,质地也变得有些……光滑?像是蒙上了一层极薄的、透明的蜡。而且,那“蜡”层下面,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纹路在隐隐流动,泛着暗金色的微光。
更让他头皮麻的是,那片区域的墙壁,正在极其缓慢地、以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度,向着周围“晕染”。它所触及的空气,都带上了一丝微弱的、旧纸和灰烬混合的气味。
侵蚀……并没有停止。它只是换了一种更缓慢、更物质化的方式。这个仓库的“纯粹”和“坚固”,或许能延缓它,但无法完全阻止它。它正在将现实世界的物质,直接转化为它领域的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张桐,就是这一切生的“催化剂”和“坐标”!
林默感到一阵彻底的无力感。逃到哪里都没用吗?只要他们还带着与那个“黄昏”的连接,他们就像瘟疫的源头,会污染他们所到之处!
他绝望地看着那片正在缓慢扩大的“黄昏化”墙壁,又看向气息奄奄的张桐。
难道,唯一的办法是……
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念头,不受控制地浮现在他脑海。
如果……如果“注解者”不存在了呢?如果“坐标”被消除了呢?
这个念头让他浑身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用力甩头,试图将这个可怕的想法驱散。
但就在这时,靠在柱子上的张桐,忽然出了一声悠长的、仿佛解脱般的叹息。他的眼睛缓缓睁开,瞳孔不再是空洞,而是映出了那片正在“黄昏化”的墙壁,眼神里带着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恐惧和……迷恋的复杂情绪。
他的嘴唇翕动着,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吐出了几个清晰的字:
“……真……美啊……”
话音落下,他头一歪,最后一丝生机从他眼中流逝。
几乎在张桐断气的同一瞬间,那片正在晕染的墙壁,骤然停止了扩张!暗金色的微光和流动的纹路也瞬间凝固、黯淡下去,恢复了普通水泥墙壁的粗糙质感。空气中那旧纸和灰烬的气味,也迅消散。
仿佛,随着“注解者”的死亡,这个临时的侵蚀点,失去了能量来源,瞬间关闭了。
仓库里,只剩下惨白的光线,冰冷的空气,以及张桐彻底失去生命的躯体。
林默僵在原地,浑身冰冷。
他猜对了。消除“坐标”,是阻止局部侵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可是……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仓库高窗外那片永恒的黄昏天空。
张桐这个“坐标”消失了。那么,下一个,最醒目、最强烈的“坐标”……是谁?
喜欢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请大家收藏:dududu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