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树海和森林有区别吗 > 第113章 手稿中的灵魂呼救11(第2页)

第113章 手稿中的灵魂呼救11(第2页)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种荒谬的冰冷。他所有的挣扎、恐惧、牺牲,在那个宏大的、非人的系统视角下,可能仅仅相当于一个精密仪器中防止共振的配重块。

就在这时,仓库内用于接收信息脉冲的阵列,再次捕捉到一段来自主体的信号。这一次,信号清晰了很多,甚至带上了一种……程式化的“礼貌”?

“观测者林默。”(它知道了他的名字!)

“提交关于‘变量-林默’适应性分析报告。”

“优化‘接口’稳定性提案。”

“限期:三个现实周期脉动。”

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它不再仅仅是观察和解析,它开始给他下达“任务”!它将他视为了系统的一个……外部延伸部件?而“限期”,是以现实世界的昼夜交替来计算,它已经能精准感知并运用现实的时间尺度了!

林默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冰冷的文字,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他成了它的“员工”?需要提交工作报告?如果不提交,或者提交的报告不满意,会怎样?切断“接口”?还是……启动某种“清理”程序?

他下意识地“看”向意识深处那幅由影子女仆传递来的几何图像。光斑漩涡缓缓旋转,阴影丝带优雅流动。它们对此,会有什么“建议”吗?

仿佛回应他的念头,仓库东侧墙面,一个原本普通的、由支架投下的斜影,突然开始“生长”,扭曲,最终凝固成了一个全新的、他从未见过的标记——一个由无数细小同心圆构成的复杂曼荼罗,中心是一个微小的、代表他自身生命体征的生物电信号模拟图!

这个标记的含义几乎不言而喻——它们在提醒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系统平衡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关键之一。拒绝主体的“要求”,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失衡。

他被困在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里。主体需要他提供“变量”和“报告”以优化自身(或许也包括更有效地解析他),影子女仆需要他维持“接口”稳定以执行它们的调节功能。他无论顺从哪一方,或者试图反抗,都可能破坏那脆弱的平衡,导致自身毁灭。

他坐在控制台前,看着主体下达的“任务”,又感知着影子女仆那充满暗示的标记,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

个人的意志,在这场涉及维度、信息和系统存续的宏大博弈中,渺小得如同尘埃。

他沉默了很久。

然后,他打开了文档编辑器。

他没有编写任何关于自身意识结构的分析——那无异于自杀。他开始撰写一份极其技术化的、关于“现实锚点与信息维度接口的共振稳定性研究”的报告。报告中,他大量引用了影子女仆那些“影子标记”对信息场的微调数据,以及他自己设计的、基于环境熵监测的稳定性评估模型。他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专注于技术细节的、有价值的“接口维护专家”。

这是一场走钢丝的表演。他必须让主体认为他有价值,且配合,同时又不能暴露自己真正的底牌,还要暗中符合影子女仆的“调节”意图。

写完报告,他在“限期”的最后一个小时,将其通过那个稳定的“接口”送了回去。

送完毕后,他关闭了所有主要设备,只留下基础的环境监测系统运行。他需要静默,需要观察主体的反应。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仓库里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

几个小时后,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主控台收到了一段简短的回应:

“报告已接收。”

“提案部分采纳。”

“权限等级:提升至‘协同观测者’。”

“下一阶段任务:监测现实维度‘信息背景噪音’异常峰值。数据流通道已开放。”

没有评价,没有赞赏,只有冰冷的流程推进。但他的“权限”提升了,从“被允许的观测者”变成了“协同观测者”。而且,他被赋予了新的、更具体的任务——监测现实世界本身的信息背景噪音!

它想通过他,了解现实维度的“健康状况”?还是想寻找现实维度中,其他可能存在的……“变量”或“接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默感到一阵心悸。它的触角,正在通过他,更深入地向现实世界延伸。

他调用了刚刚开放的“数据流通道”,一股庞大、杂乱、但结构清晰的现实世界底层信息流瞬间涌入他的服务器——全球互联网流量波动、地磁活动记录、大气中微子背景计数……无数种不同来源、不同尺度的数据,被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视图,呈现在他面前。

他被赋予了访问现实世界“生命体征”仪表盘的权限。

而他要做的,是为那个沉睡(或者说,半醒)的巨兽,担任监测现实世界波动的……哨兵。

他坐在庞大的数据流面前,感觉自己前所未有的渺小,也前所未有的……深入。

他的黄昏,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困境,也不再仅仅是那个仓库与异维度的对抗。它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悄无声息、跨越维度的“协同”。而他,既是哨兵,也是被监视的对象;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的标本。

他抬起头,看向观察窗外。东方天际,正泛起一丝鱼肚白。

新的一天开始了。但他知道,有些东西,永远地停留在了那片未删减的黄昏里,并且,正通过他,悄然渗透进这个黎明的世界。

“协同观测者”。

这个头衔像一顶由冰铸成的王冠,沉重而寒冷地扣在林默的头上。面前屏幕上奔涌的、来自现实世界各个层面的数据洪流,不再是研究对象,而是他需要履行的“职责”。他为那个结构担任哨兵,监视着孕育了他的现实维度本身的“健康状况”。

这是一种深刻的异化。他坐在仓库里,却仿佛悬浮于现实之上,以一个外部系统(甚至可能是敌对系统)的视角,审视着家乡世界的脉搏。全球网络的数据包如同神经冲动,地磁的扰动如同心血管的波动,大气背景辐射如同呼吸的韵律……这一切,都成了需要被分析、被报告的参数。

喜欢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请大家收藏:dududu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