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周五,方天例行到就业指导中心的大楼参加招聘宣讲。
上午第一场是一个叫智镜科技的研发公司。
规模不大,新创立两年,来主讲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本校的博士学长。
这场宣讲的时间压缩得很紧,学校只给公司批了一小时,後面紧跟着的都是化工和医药的大企业。
最近的科创环境比之几年前更加蓬勃,各类新型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笋,作为一直想打工的相关专业学生,方天很清楚,绝不能小看任何在他们大学招新的企业。
但自从春招以来,他一直没有在小公司里遇到过什麽惊喜。
今天的方天原本也不抱什麽期待,想着听一听看看情况,等会儿去外面参加其他公司的线下招聘面试。
可随着台上的人简洁地介绍完创业经历,接下去的几页项目内容简直牢牢地抓住方天的注意力。
工业AI,数字孪生,甚至还有与材料结合的信号转化研究。
“……相关技术在行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降低成本,加速实现更广泛的工业化应用。目前团队已经有了显着有效的降本突破,与本市的工业企业成功合作了部分産线。”
PPT翻页,合作的企业logo挂在旁边,是有名的工业大厂,项目成果的照片看起来高端得像电影CG,动图全方位环绕式地展示数字孪生的建模成果。
居然实现降本了,方天看着成本柱状图的鲜明对比,被这个不起眼公司的实力惊得心脏升温。
“这次是我们第一年面向应届生招聘,职位比较有限,首先是部署岗,主要参与工业化部署,做工业线的专项算法分析和落地。”
方天有一篇论文就是工业AI细分方向下的优化算法。他还跟院长做过全息数据可视化,虽然挂名打杂,但他在项目里向来是能吸收多少东西就拼命吸收,学到的绝对不算浅薄,正适配数字孪生的部分内容。
这个岗位简直比其他大企放出来的什麽算法岗丶优化岗还要适合他。
“所以主要招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
方天刚要加速的心跳猛得一空,浑身血液迅速降温。
“……有材料和传感研究经验的博士……建模优化领域经验的硕士……数据科学硕士或博士……”
主讲人一项项介绍学历门槛,方天攥着自己的纸质版简历,心里沉得下坠。
难得遇见这麽对口自身技能点的岗位,居然只在第一步就没了资格。
方天脑子嗡嗡响。
好像真得继续学下去了。
想到原以为可以解脱却又打回原形的未来生活,三年……至少三年他要持续面对过去的一切,甚至要因为出柜带来的副作用而变本加厉。
他不甘心。
方天闭了闭眼,再擡头,刚好宣讲结束。
他坐在第三排,拿着简历直奔那位走下台阶的创始人。
“秦总您好。”
……
晚上,大学城附近好评如潮的□□。饭店进入营业高峰时段。
独栋小院里停满了车。
“我还说谁开这麽牛逼的车呢?”
柳凌洲刚关上车门,还没看清人就先听到前方熟悉的音色。
“是你就合理了。”
张哲笑着走到车边拍拍柳凌洲的後背。
“怎麽出来了?”
柳凌洲嘴上应着,视线扫向副驾正下车的人。
“下来接孙禾,她们找不到入口了,呦,方天,你俩一起来的。”
“学长。”方天客气地打了招呼,笑容爽朗得一如既往。